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姚建/薄其利 王开灵 发自东营 走进山东省东营市河口文创产业基地杨氏面艺工作室,扑面而来的是面粉的香甜气息,不少妇女围在操作台边,忙着揉、捏、擀、掐……操作台上放着一个个栩栩如生、造型各异的花馍,有的妇女忙着给制作好的花馍上蒸笼,有的忙着分类装箱。
文创产业基地妇联主席、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杨氏面塑传承人杨梅介绍,这些花馍是北京、上海、重庆等地客户发来的订单。另外一间工作室里,河口文创产业基地妇联副主席、黄河澄泥陶印第四代传承人张金霞正在讲解黄河澄泥陶的历史文化,让大家了解和认识非遗的丰富内涵,并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今年以来,河口区妇联按照“哪里有妇女群众,哪里就有妇联组织”的要求,不断将工作手臂向“四新”领域妇女群体拓展,着力构建完善立体化、多层面的妇联组织体系。按照“以组织建设促油地共融”的工作思路,利用河口区丰富的“非遗”文化传承资源,以杨氏面塑等女性“非遗”传承手工项目为载体,吸纳区内政治觉悟高、业务水平佳、群众口碑好的优秀女性文创项目负责人,组成基地妇联执委队伍,成立了河口区文创产业基地妇联组织。据了解,这是东营市成立的首个文创产业领域妇联组织。
基地妇联成立后,积极服务入驻河口区文创产业基地的12个非遗项目和14个手造项目,并充分引导入驻项目积极参与巾帼科技创新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巾帼双创行动,推动非遗文化进村、社区、机关、家庭,带领更多妇女增收致富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家庭建设文化素养,厚植乡村建设文化土壤。
杨梅说,下一步,基地妇联将持续在组织培育、人才培养、项目孵化、品牌打造等方面深度破题,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强化宣传、培训、服务和扶持,推动形成“资源有效整合、需求有效链接、服务专业精准”的良性发展格局,进一步团结凝聚文创产业妇女群众为谱写高水平现代化强区建设新篇章贡献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