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感言 /
从生存到生活,新疆阿克苏柯柯牙绿色工程让美丽的山村收获的不仅是幸福,更多的是人内心的变化。新时代新征程下,新农人形象也有了新含义,幸福事儿也随之一件接一件而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江平
“这段时间,我们持续通过‘数字妇联’平台线上线下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落地落细落实。”12月15日,新疆阿克苏地区妇联党组书记杨海凤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按照阿克苏地委‘文化润疆工程’等工作要求,深学细研党的二十大精神,注重家庭教育,阿克苏妇联带动各族姐妹通过小手拉大手学好国家通用语言,用多种方式讲好阿克苏幸福故事,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
对于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柯柯牙镇来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离不开对绿水青山的守护,对文明乡风的呵护。
幸福起来,庭院变民宿
12月15日,托木尔峰下,空气清凉,有点甜味,走在柯柯牙镇塔格拉克村,整洁的村貌、干净的路面映入眼帘。被评选为“最美家庭”的村民坎吉汗·阿克木正在家中打扫卫生、给花浇水,屋内一片生机盎然。
“在村里可一次性领略沙漠、戈壁、湖泊、冰川、草原、森林、雪山七类绝美景观。生态环境好,我们生活得很舒心。”每天爱看新闻联播的坎吉汗告诉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里提到的乡村振兴和家庭建设她格外关注,而且经常跟村里的姐妹讨论怎么在党的好政策下把日子过得更幸福,共享共建幸福家园。
受益于柯柯牙绿色工程,走绿水青山之路的坎吉汗一家今年纯收入达到35万元。
富裕了的坎吉汗一家不仅带动周围村民致富,还经常拿出钱物帮助和慰问村里的老人,深得村民们尊敬和喜欢。
“村里和景区的环境好了,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建设也要好。作为妇联执委,我更要发挥宣传和示范作用,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到村民心坎里。”坎吉汗说。
被评为“美丽庭院”示范户后,坎吉汗家今年又把“美丽庭院”升级为民宿,在乡村振兴生态旅游的幸福快车上又添加了一个增收致富项目。
坎吉汗告诉记者,在塔格拉克村,每天早晨打扫庭院卫生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爱护环境,发展高质量旅游成为村民共识。
(上接1版)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妇联和温宿县妇联以打造“美丽庭院”示范点为基础,通过观摩示范、以点带线、以线促面,引导村民崇尚文明生活。
“我们村受益于柯柯牙绿色工程,把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261户村民全部吃上了生态旅游饭。村里70%女性都考了驾照,100多户人家都购买了轿车,开上车的姐妹们不仅办事方便,眼里的世界也变大了。随着越来越多游客的到来,许多姐妹认识到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重要性,学习热情高涨,经常跟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创业就业特别上进。”作为村里的妇联副主席,乡村振兴专干热孜宛古丽·吐逊体会最深。
随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阿克苏地区妇联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女性人才基础,实施巾帼行动,通过宣讲、培训等形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村入户,让身边人讲身边事,通过文化引领等方式塑造文明健康新风尚。目前,已引导超过百万人次参与“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带动“好家庭、好家风、好家教”创建工作落地见效。
富裕起来,穷山村变“网红村”
“这两天要办冰雪节,客人越来越多,家里农家乐和民宿生意又好起来了。今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是没问题的。”最近,阿丽墩古丽·买提热依木正在跟其他村民一起备战托木尔峰下的冰雪节。
雪山脚下,吃着火锅、喝着咖啡成为时尚。一直生活在村里的阿丽墩古丽亲眼见证了村庄从穷山村变“网红村”的过程。
12月15日,阿丽墩古丽起了个大早,不仅把自家小院打扫得一尘不染,还把家门口的路面清扫得干干净净,满面笑容地跟邻居盼望着一波接一波游客的到来。
“以前,我们村虽然紧靠景区,但游客来了都是一头扎进景区,压根儿不在我们村逗留。”阿丽墩古丽说,直到2019年,村里的环境和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9年起,阿克苏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先后在塔格拉克村累计投入2.6亿元,把该村打造成“归园田居·塔村”乡村旅游品牌。
今年,阿克苏地区深入实施旅游兴疆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仅1月至6月,阿克苏地区实现旅游收入52.84亿元,生态文明建设结出美丽果实。
“我们村变成景区后,很多村民摇身一变成了旅游从业者,开起了农家乐或民宿,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创业,女性撑起就业创业半边天。”阿丽墩古丽感慨地说,“小时候,我们一心盼着长大后离开村子,去城里找工作。如今,我们村的很多年轻人都回到村里就业创业了。”
泡泡屋、网红桥、彩虹滑道……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塔格拉克村这个普通的小村庄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村。
19岁的古丽胡马·吐尼亚孜是景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她说:“如今,回来建设家乡成为很多年轻人就业和择业新准则。2021年,当看到村里建成了景区,我立刻就回来就业,现在每个月有4500元收入。作为独生子女能陪在护边员父母身边,我特别满意。今年6月,我贷款买了车,以后想带着父母去内地旅游,多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的表述,在我和42位上完大学返乡就业的年轻人身上就得到了特别好的体现。诗和远方都拥有,特别好。”古丽胡马说。
“景区旅游业态的丰富,直接创造上千个就业岗位,70%以上的村民通过参与旅游业直接受益。”景区负责人陈瑞波说。
以好家风涵养好民风,以好民风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柯柯牙镇逐渐成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典范,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教育效果。
“文明乡风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是照亮美丽乡村之路的关键举措。妇联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不仅要带领万千姐妹学,更要带着干,学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杨海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