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耿兴敏
随着防疫政策的进一步调整优化,如何保护老年人与脆弱人群安然度过疫情,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帮助老人安然度过这个寒冬,北京市西城区充分发挥基层养老服务驿站和家庭医生作用,多措并举为老年人解决实际问题。
线上巡视保健康 线下行动送温暖
“李老师,最近天气冷,您又有哮喘,身体怎么样,家里的药还够吗?”
“谢谢你们啊,小谢,上次你帮我联系的社区人员,已经帮我开了药,现在还有呢。”
养老驿站实行一级防控以来,西里驿站工作人员小谢和李老师的家常对话经常是这样的,让人倍感温暖和心安。
自从不能入户以来,小谢对自己负责的基本养老服务对象中的老人几乎每天都联系一次,尽自己最大可能为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此前,各养老服务驿站一直采取电话问候、视频问候、上门巡视等多种形式为老年人解决实际需求。巡视探访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及高龄独居老年人和空巢老年人。从老人们的身体状况、生活需求、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为老人提供帮助。
在今年冬天这个特殊时期,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居家养老巡视探访工作在加强电话巡视探访次数的同时,更是采取各种无接触服务为长辈们解决生活上的不便,提供暖心的服务。
除了线上巡视不间断,在线下,驿站的工作人员同样是积极想办法为老人们解决实际困难。
为了降低老年人去超市因购买东西聚集而感染病毒的风险,驿站开展了为老人进行日常用品,米、面、粮油、水果蔬菜等代购服务,为的是在老年人与病毒之间再增加一道屏障。
心细的工作人员,对每样代购产品均做好消杀,分号分批无接触取货送货。尤其对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更是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无接触配送到家。
家医团队随时服务 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
“李奶奶的降压药快用完了,要提醒她备药……”
段英伟是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队长,在他的重点服务名单中,每一位需重点关注的居民的具体情况都被记录得清清楚楚。
“我们为什刹海街道西巷社区近1500名签约居民建立起翔实准确的名录台账,摸清重点人员健康情况,对阳性感染者,尤其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开展一对一的健康管理与指导。”
为积极应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北京市西城区充分利用家庭医生全科诊疗模式,将385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下沉至社区落实网格化管理,更好地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
段英伟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自己现在电话24小时畅通,基本每天能接听居民咨询服务20余人次,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建立了家医服务群,方便随时解答居民的健康诉求。
据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孙亚利介绍,中心31支家医团队已与街道所辖的22个社区居委会建立起密切联系,同时安排家医团队迅速与属地养老机构对接,摸排评估在住老年人健康状况,为在住老人提供基本诊疗服务保障和消毒、用药指导、护理指导等服务。
孙亚利表示,目前,社区家医团队已对26名在住老人健康水平进行了评估,及时了解在住老人健康状况,且已安排病情危重的2名老人转入辖区三级医院开展后续治疗。
据了解,西城区通过建立“手拉手”转诊急救机制,为全区养老机构老年人紧急就医开辟了绿色通道。
目前,全区40家养老机构均与属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一对一对接,区民政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沟通渠道畅通,让在住老年感染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