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美·什刹海 PDF版下载

版面: 美·什刹海

岁末,走进南博


    远处,紫金山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霭中,朦朦胧胧,就像这历史,总让人看不清。再过几天,将进入2023年,人类从过去走向未来的脚步从不曾停歇。

    ■ 毛庆明

    人们总是容易忽略身边的东西。比如我喜欢逛博物馆,每到一地,空暇时间总是一头扎进当地的博物馆。博物馆是浓缩的历史,且极富地域特点。逛博物馆是快速了解当地自然、人文历史的首选。但是,这么多年,我却从没去过离我最近的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是一组仿古建筑,外观很漂亮,前身是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因而馆藏十分丰富,单是镇馆之宝就多达十八件。

    在2022年末的某一天,我终于走进了南京博物院。尽管预先做了一些功课,但我还是不断被那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惊艳到。

    琮,叩响历史深处的珮玉之声

    在历史馆,沿着时间的脉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琮。玉琮是帝王祭祀的法器,有通天之功能,馆展玉琮内圆外方,表面雕有精美的人面兽面组合纹饰,距今已有4500年,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代表作。

    良渚文化位于长江中下游环太湖流域, “黄帝之时,以玉为兵”,良渚古城的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玉器,不但有精美纹饰,还有总共750个刻符,这些刻符有时候成组出现,更像是一句话。我们有理由相信,那是新石器时期的人们,穿越时空,留给未来的信息。

    北纬30度穿长江而过,在这个神秘的纬度地带,诞生过许多伟大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与良渚一道,存在于并行时空中。也是同一时期,古埃及发明了象形文字,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那是一个多么令人心醉神迷、有着璀璨文化的史前时代呵。

    纶巾羽扇颠倒,又似竹林狂

    在南博,当我走到两幅竹林七贤砖画面前的时候,感受到的震撼一点不亚于在大都会博物馆看到药师佛壁画的那一刻。青砖以四横四竖的排列摞砌成两面墙,两堵墙完整呈现出阮籍、嵇康、山涛、刘伶、向秀、王戎和阮咸。

    我对砖画的制作工艺一无所知,但那凸起在砖石上的线条,是那么温润柔和,嵇康抚琴、阮籍长啸,颇显魏晋文士风范,人物衣袖、飘带,迎风舞动,不弱于“吴带当风”。再看嵇康,扬头举眉,“手挥五弦,目送归鸿”,想他于东市视死如归,一曲弹罢,“《广陵散》于今绝矣”,又是何等豪迈!

    试想当年,文王司马昭如果允了三千太学生的请求,免了嵇康的死罪,那历史将会有怎样的改写呢?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和嵇康一样令人唏嘘的还有千古词帝李煜。李后主断送了南唐,“流水落花春去也”,然而这个连降书都要亲笔书写的文学家,在艺术鉴赏上是有洁癖的。李煜可能不是称职的帝王,却是个温润守孝之人,建隆二年,李璟客死南都。李煜将父亲接回金陵,倾力厚葬了父王。

    1950年,南京博物院在位于南京祖堂山的南唐二陵之李璟的墓葬考古中,发掘出大量颇具艺术价值的玉器陶器,随葬的陶俑神情各异,肢体形态极富表现力,其中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是一组人面兽身俑,这一组陶俑都呈卧姿,人面有官家、有僧侣,亦有普通百姓,兽身有鱼、龙、蛇、鸟,蛇还是双头,很难看出李煜想表达什么。在我印象里,只有埃及的人面狮身像也是同样的卧姿。想那大唐盛世,长安城内的各类异域人士多达万人,他们带来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信息,又将大唐先进的文化信息传递出去,东西方文明相互碰撞融合,加速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何其幸也。

    有人说,人的死亡会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心跳停止呼吸消失,生物学上死亡;二是下葬,亲友们和你告别,你在这个世界消失;三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真正地死去。如果按照这样的划分,那么李煜那些传唱千古的诗词,已将他的生命延续千年,并将继续延续下去。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很多事情是讲究缘分的。南博的镇馆之宝虽多,但是不可能一次就能看尽所有的宝贝。比如那件釉里红岁寒三友梅瓶,一位特展馆的工作人员说,他在馆里工作了十年,仅得见一回。在特展馆里,我看见了两件明代青花云龙纹扁瓶。几天之前,一位参观者在网上发帖质疑,说看到的青花云龙纹扁瓶和官网上的图片有异,南博答复,同样的扁瓶有两件,其中一件的发色更为浓艳和晕散。一直以来只展出其中一件,这次为了解答参观者的疑惑,南博特意将两件同时展出,供参观者鉴赏。

    博物馆这一件件藏品,浓缩的是历史。然而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悠远的历史,又岂是短短数小时能看全的呢。

    坐在博物院顶层的茶餐厅里休息,我看向窗外,天色阴沉,粗大的梧桐树张开雨伞般的树冠,将中山路笼罩在一片绿荫之中;远处,紫金山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霭中,朦朦胧胧,就像这历史,总让人看不清。再过几天,将进入2023年,人类从远古走来,历经水患、瘟疫、战争,但无论如何,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从过去走向未来的脚步从不曾停歇。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