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新女学周刊 PDF版下载

版面: 新女学周刊

关注保障妇女权益的机遇与挑战


    ■ 郭夏娟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性别研究领域充满创新与成效的一年即将辞去,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23年已悄然而至。辞旧迎新之际,性别研究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广大妇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供给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然而,新的一年也承载着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男女平等新目标付诸实施的起始,也是新妇女权益保障法开启之年。这为我国全面实现妇女权益带来新的机遇,预示妇女权益保障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一系列整合行动的可能性。这一趋势引领了性别研究的新方向,妇女权益将成为性别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议题,也成为研究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实践转化。在所有女性权益中,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定义的是女性权益的核心要义,既是党和国家保障妇女权益的纲领性要求,也是女性权益的根本保障。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三次强调“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新妇女权益保障法则明确国家应该采取必要措施,促进男女平等,消除对妇女一切歧视,禁止排斥、限制妇女依法享有和行使各项权益。与此相应,性别研究的热点将紧随党和国家的核心关切,探索如何将国家的制度设计转化为有效的实践,从根本上维护女性权益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与对策建议。

    女性权益保障的操作性措施。女性权益的实现本质上取决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能否具备可行的措施加以推动。探索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措施既是性别研究的学术使命,也是研究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妇女权益保障法提出的基本保障性措施究竟包含怎样的内容,如何实施,仍有深入探索的空间。例如,如何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如何进一步完善性别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以推进妇女发展状况监测,确保妇女权益不受侵犯,对消除歧视妇女的意识与行为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观点,使性别研究与国家宏观战略目标相衔接,为维护女性权益做出实质性贡献。

    各项保障性权益的具体贯彻落实。如果说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实践转化与操作性措施的研究有助于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推进女性权益保障机制建立,那么,各项权益的分类研究则是检验各项实施措施成效必不可少的工作。预期的研究热点包括:怎样的制度与机制可以阻止女性在就业创业中的歧视性对待;当今女性平等的财产权面临怎样的困境及其如何应对;女性的人格尊严与人身自由受到何种侵害并如何维权等,都是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主题,而这些不同领域具体权益的深入研讨,正是为高质量实现女性权益夯实基础。

    综上,从国家顶层政策到践行的操作性措施,再到女性各项具体权益的精细化研究,从整体视角展开综合研究,将成为性别领域新的研究方向。《新女学》周刊长期致力于女性权益的维护与保障,敏锐追踪并回应女性现实的权益诉求,将维护女性权益视为自身使命,为女性权益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新的一年里,《新女学》站在新的起点,在践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与女性权益具体实施中,引领性别研究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相结合,为中国女性的全面发展创造积极的舆论阵地,为女性权益的全面实现发挥更大的影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