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拍孩子“虐心视频”是责任缺失
家长将孩子悉心照顾的宠物螃蟹煮了,递给孩子一只螃蟹腿,嘴里说着“吃不吃,不吃我吃了”,孩子一边撕心裂肺地哭一边接过螃蟹腿,放进嘴里说“香”。这个画面出自近日流行于某短视频平台的一条视频。类似的视频还有不少,只是下锅的宠物换成了兔子、鸡、鸭、鱼等。
家长刻意抓拍或制造“条件”拍摄孩子情绪失控后的“窘态视频”“出糗视频”“生气视频”等“虐心视频”,将孩子对小动物的爱心,通过戏谑甚至残忍的方式娱乐化,不仅不幽默,也凸显了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忽视,家庭教育责任的缺失。珍惜孩子的爱心,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们在一件件小事中收获善意与责任,是一个优秀家长的必备素养。
儿童电话手表岂能成网络沉迷推手
从“定位手表”到“社交神器”,升级迭代的儿童电话手表在未成年人中,尤其是城市儿童中逐渐风靡。隐忧随之而来,功能升级的电话手表容易导致儿童沉迷,也潜藏隐私暴露和被不法利用的风险。
随着儿童电话手表不断迭代,功能越来越多,孩子们的网络沉迷便不可避免。这需要企业尊重孩子,强化自律,升级优化儿童产品时刻以健康、安全为核心。有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对儿童电话手表的设计、生产、升级、销售全链条监管,堵住企业打“擦边球”的漏洞。
关爱医护就要多些实实在在
这两天,上海市的医护人员陆续收到了6000元的一次性津贴。有媒体记者了解到,这次的补助发放对象包括上海市、区公立医院和急救中心(含急救车的驾驶员、担架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最近,医护人员面临着更高的感染风险和更大的救治压力,有不少人带病坚守岗位。面对这样宝贵的坚守,全社会都应该对他们多一些关爱和敬意。上海这次6000元的一次性津贴,是实实在在的,希望更多医护能够享受到这份善意,更希望对他们的关爱是常态化的,是时时放在心上的。
对青少年药物滥用要大力整治
近年来,少数青少年出于非医疗目的,反复大量使用某些依赖性药物,有的甚至将止咳糖浆当作提神饮料,严重威胁自己的身心健康安全。
像止咳糖浆、惠菲宁等药物,有一些仍是非处方药,在药店可以随便购买,有一些虽被纳入了处方药范畴,但存在较为严重的管理漏洞,在实体药店及网上可以轻松购买。对于青少年来说,这样的漏洞是重要的伤害源。一方面要加强药品管控,减少“亚毒品”销售环节,对违规销售药水的药店与医师,要予以追责,同时,也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禁毒宣传教育,让毒品宣传教育常抓不懈。
韩亚聪 整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