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明家风 PDF版下载

版面: 文明家风

把注入红色基因的教育情怀接续传递

——记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郝丽超家庭


    郝丽超一家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贾莹莹

    “东方红,太阳升……”每当听到熟悉的旋律时,郝丽超总会想到自己儿时清晨,父亲一边用录音机放着歌曲,一边在厨房准备早餐的情景。当郝丽超有了自己的孩子,她也像父亲一样,用一曲曲红色歌曲唤醒熟睡中的儿子,开启美好的一天。

    “这就是传承吧!”郝丽超笑着说,我们家三代共产党员,也是三代教育人,父亲从小就教育我要爱党爱国。耳濡目染,郝丽超也成了一名人民教师,把这份注入红色基因的教育情怀接续传递。

    郝丽超和丈夫邵帅都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实验小学任教,郝丽超是语文和心理健康老师,丈夫邵帅是体育老师。说到二人的结合,郝丽超笑着说,他们相识在碧水蓝天下,是共同的志向让他们走在了一起。

    2009年,白城市招聘了第一批特岗教师前往偏远山区执教,大学毕业不久的郝丽超不假思索地报了名。“爱党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郝丽超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她被分配到通榆县向海乡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飞沙大,教学和居住环境都很差,但是能从事热爱的事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当地的孩子接受比较好的教育,她无怨无悔。

    有着共同志向的年轻人总是会被相互吸引,同样在学校支教的邵帅被这位一心扑到教育事业上的漂亮女孩深深吸引,他们聊天的话题大多围绕着教育,他们的共同志向都是为偏远乡村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尽自己的一份力。“让自己的兴趣成为为之奋斗的事业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儿。”郝丽超告诉记者,在乡村支教的四年,她真正领悟了教育的意义,也让她更坚定了做好一名人民教师的信念。

    组成了自己的小家后,他们把根植于血脉的红色家风接力传递给了第四代。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儿子喜欢唱红色歌曲,爱国、爱家乡的情怀浸入生活的点滴细节。由于郝丽超是语文老师,爱人是体育老师,他们就把家国情怀教育融入读书之中、融入每一次观看体育赛事之中,一起看漫画《那年那兔那些事》时全家热泪盈眶,一起看纪录片《袁隆平》时为大国英雄逝去悲痛不已。

    在父母的陪伴下,大道理变成了小故事,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孩子的心田。郝丽超告诉记者,孩子戴上红领巾的时候感到无比激动和骄傲,因为他知道这是国旗的一角,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

    读书和旅行在郝丽超家庭也是一种爱与传承。他们一起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一起在人生旅途上踏出每一步,用勇敢的心滋养家庭。对郝丽超家庭影响最深远的,要属定期召开的家庭读书会。郝丽超告诉记者,读书会从最初三个人选择共读同一个绘本,到后来三个人选择各自喜欢的书籍看,读后互相提问、再表达各自的感受,每次分享家中气氛都热火朝天。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郝丽超和丈夫带着孩子绘制思维导图,并提炼升华书籍的主题。郝丽超常说,我们读的不仅是书中的故事,更要把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融入家庭生活中。在讨论中,家人彼此沟通、相互了解,为孩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读书之余,作为体育老师的邵帅经常带孩子参加足球运动,“孩子小的时候就在校园里跟在爸爸后面踢足球,这个爱好一直保留至今。”热爱生活、阳光向上,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郝丽超家庭都充满希望地奋力向前。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