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观察 PDF版下载

版面: 观察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庭长赵瑞琴的办案“秘诀”:

“十步调解法”对症下药


    赵瑞琴(右一)在指导年轻法官。胡斌/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江平

    ■ 海末

    “‘冷却法’适用于情绪激动的当事人;‘背靠背调解法’能掌握当事人的心理以及他们的预期值;‘计算成本法’适用于双方争议大且需要做鉴定的情况;‘震慑调解法’适用于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不愿意改正错误的当事人;‘亲情疏导法’用于亲属之间的矛盾纠纷;‘案例指导法’是将相似案例结果告知当事人,起到指导作用……”

    “十步调解法”是赵瑞琴的办案“秘诀”。

    赵瑞琴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庭长。工作28年来,她办理了3700多个案件。在昌吉市人民法院工作期间,曾创造了连续9年民一庭个人办案第一的纪录。

    赵瑞琴在办案中发现,有些纠纷标的不大,但争议很大,倘若多做一些调解工作,也许事情就能及时解决。

    几年前,昌吉市佃坝镇闰某雇全某建房,房子建好了,尾款20000元却迟迟不付。全某索要无果只好起诉。一审调解不成作了审判。但闰某不服,认为房子质量不过关,不该付钱,遂提起了上诉。

    2021年5月,案子二审到了赵瑞琴这里。她仔细阅读案宗,分别谈话后,使用了“借助外力法”——邀请了解更多详细情况的佃坝镇司法所所长马晓蓉共同调解。

    调解中,赵瑞琴和马晓蓉融合法、理、情,一起做双方工作。赵瑞琴从法律角度分析案件,马晓蓉则从人情方向调解,讲清双方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最终双方各退一步,顺利调解了此案。

    “任何案件的当事人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可以借助的外力,像当事人的亲朋好友、所在地的乡镇政府、村委会、社区干部等,他们更了解情况,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有助于调解工作的开展。”赵瑞琴说。

    2017年3月,50多岁的丁某风尘仆仆地从外地赶来找到赵瑞琴,要将一面锦旗送给她。

    “我受母亲委托来表示感谢。”说着丁某将锦旗递给赵瑞琴,并深鞠一躬。

    此前,赵瑞琴承办了丁某的母亲叶某与其5名继子女遗产继承纠纷案件。

    原来,叶某与邹某系重组家庭。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邹某购买楼房一套。2007年11月,邹某通过他人代书立下遗嘱,约定上述房产在其去世后归叶某所有。

    邹某去世后,叶某与5名继子女因房产继承事项产生争议诉至法院。一审法院认为该楼房实际登记在叶某名下,不予处理。

    但若如此,按照法律规定,叶某必须拿出一半房产来分给5名继子女。叶某不服,上诉至中院。

    “叶某已70多岁高龄,身体多病,与5名继子女的关系也不融洽。”

    “5名继子女希望把代书遗嘱推翻,按法定继承处理房产。”

    赵瑞琴多方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采用了“释法析理法”,把代书遗嘱的相关法律讲述给5名继子女,让他们明白代书遗嘱内容真实,程序合法,不能推翻。

    “之后我用‘感化调解法’和‘换位思考法’给5名继子女做工作,他们的态度逐渐缓和,承认虽然和继母相处得不太好,但继母把他们的父亲照顾得非常好……”赵瑞琴说,她做了很多工作后,当事人终于吐露心声。

    有了这个基础,赵瑞琴再次把双方组织在一起,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确定房产归叶某所有,叶某给每名继子女10000元的遗产份额。双方满意地离开了法庭。

    一场复杂难断的纠纷,在赵瑞琴手里看似轻松化解,可背后要做多少工作,只有她自己知道。“调解案件,除了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当事人面对面沟通时,了解当事人所思所想,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赵瑞琴说。

    付出总有回报。因工作成绩突出,赵瑞琴先后被评为“自治区人民满意公务员”“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模范法官”,2022年被中央政法委评为“双百政法英模”。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