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基层中国 PDF版下载

版面: 基层中国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工委副书记刘珊:

党建引领提升老城区宜居品质 持续保障改善民生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耿兴敏

    2022年,尽管面对多波次新冠疫情冲击和一系列超预期因素干扰,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在东城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化精治共治,进一步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据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工委副书记刘珊介绍,街道重点提升老城区的宜居品质,突出发展为民,更高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街道居民的生活变化越来越令人瞩目,街道居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家门口生活设施细节的变化:宜居品质不断提升,居住条件更加舒适,邻里和谐不断发展。

    “菜篮子品质提升”

    打造老城烟火气里“新民生”

    1月18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来到“网红”菜市场——景山街道兆军盛菜市场,大门口已经透着浓浓的年味儿:两只大红灯笼高高挂;长长的春联引入注目:迎新春便民服务二十载不忘初心,辞旧岁保供惠民每一天坚持永远。

    菜市场的小院里还有一个并不太大的便民市场,居民们选购鲜花、家居物品;修拉链配钥匙的师傅依然认真地低头在忙碌着。

    “今年还是在北京过年啦,不收摊儿,生意不错。”卖花的张大姐来自河南,她说自己在这里已经7年了,挺好的。

    “砂糖橘多少钱一斤?”“6块。”“好,来5斤。”经过改造后的菜市场明亮干净。买菜大厅里人来人往,人们悠闲地选着面条、馒头、酸奶等副食品,厨房调料等用品品种丰富,果品、蔬菜、肉类及水产品也是一应俱全。

    来自湖北孝感的老板梁女士的柜台上排放着近30多种水果,柜台上方装饰灯上醒目的英文蔬菜名儿透着现代时尚劲儿。她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自己在这里卖水果两年了,改造后的菜市场,不仅环境好,关键自己很喜欢这里的氛围:“尤其是这里买菜的爷爷奶奶和居民们都很好,态度好,说话和气。”

    买菜的张阿姨也告诉记者,改造完成后的菜市场,空间大,光线好,商家说话也都客客气气,自己是特意坐公交车来这个菜场买菜的,平时很喜欢和老伴来这里买菜,就像逛街遛弯儿,温馨舒服。

    20年前,位于大佛寺东街的兆军盛菜市场开业,这是景山及相邻街道重要的民生服务设施。按照十五分钟生活圈的服务范围,几乎覆盖整个景山街道,是周围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民生服务设施。但20年未提升的兆军盛菜市场存在设施陈旧、卫生状况较差,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等问题,亟须更新改造。

    菜篮子系民生。作为二环里的老菜市场,兆军盛菜市场是景山街道的重点民生项目。既要提升菜市场的环境,又要方便居民,留住市民生活的“烟火气”。2021年6月,在景山街道牵头组织和统筹下,街道相关部门邀请了清华大学校企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为主导的相关设计单位,为菜市场的改造更新提供设计方案,共同打造具有当地历史文化特征的、烟火气的、便民的菜市场。

    一方面,街道和设计团队通过对市场进行详细的摸排调研,了解具体消费人群、服务人群,以及居民实际需求情况,跟踪并绘制了覆盖不同年龄段的25位消费者的购物轨迹。甚至包括菜市场内单笔营业额在5到50元之间这样的小细节都了解清楚。

    另一方面,设计中,充分尊重居民习惯、消费需求,将菜市场定位为景山及相邻街道的“邻里服务大厅”,在居民共建共治共享基础上,完成了菜市场建筑设计,指导菜市场改造实施,保证建设品质,充分满足业主、周边居民的需求。

    不仅仅在设计、改造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刘珊介绍,去年12月中旬,设计单位和街道的党支部还以党建主题活动的形式,继续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专门举办“兆军盛的未来”主题座谈会,邀请多个领域的专家、领导和商家,围绕传统菜市场转型与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为菜市场下一步更好的发展再次献计献策。

    共建共治共享

    让居民生活更舒服

    改造老旧小区,既要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设施,也要加强社区服务、提高服务水平。景山街道积极推进辖区内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任务,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实践与探索。

    北河沿大街31号院由于建成年代较早且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存在外墙破损,保温性能差;供暖管线老化、电力系统及上下水管线老化破裂等诸多问题,已严重影响到院内居民日常生活。

    景山街道在“十四五”期间,共有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10个,北河沿大街31号院是景山街道2021年第一批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之一,涉及1个小区、1栋楼、34户居民,改造面积2954平方米。

    项目于2020年9月通过线下、线上问卷调查方式征求居民意愿,居民表示迫切希望小区改造及引入物业。

    在景山街道统筹规划下,实施主体及时将概念设计方案在小区内公示,两次公示征求居民意见,完善后的设计方案交由街道办事处审定后报规自委专家审议通过。

    由于小区之前缺乏专业物业管理,存在诸多问题。针对此情况,街道会同社区多次组织北河沿大街31号院物管会与专业物业管理服务公司展开洽谈,经友好协商最终签订物业服务协议,物业委托管理为期1年,确定物业费0.98元/平方米。2022年11月20日已正式入驻北河沿大街31号院。采用直接聘请专业物业管理公司进行专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社区居委会负担,居委会可重新回到群众自治组织的角色,提升老旧小区治理水平。老旧小区改造过程汇聚民意民智,涉及千头万绪。街道坚持“以人为本”,让居民决定“改什么”“怎么改”,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党建引领已经成为一种基层治理的“元治理”模式。景山街道成立项目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治理场域中“领导在场”“服务在场”“协同在场”的政治势能,突破科层分工体制的条块结构,整合治理流程,完善分工合作制度。调动实施单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等社会力量共同投入改造工作中。成立由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组成的党员先锋队,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主动担当作为。

    31号楼拆违工作困难重重,但党支部发现6处违建的主人中有居民党员,便主动通过党支部积极开展党员动员工作,耐心解释相关政策和方案,最终居民主动拆除了自家违建。为之后其他违建的拆除工作起到了良好带头作用。

    刘珊介绍,如今景山街道通过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优势和效能,进一步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推进业委会(物管会)、物业企业成立党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形成党建引领作用明显、运行机制科学有效、政策法规系统配套、物业服务管理规范的基层治理体系。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