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综合 PDF版下载

版面: 要闻综合

山东滨州医学院“巾帼红”志愿服务为乡村拉起“温暖防线”

让优质医疗资源“跑”进乡村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 王丹青

    近日,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迎来了一场大雪。彼时正值春节假期,因雪后难行,不少居住在乡村的人们选择闭门不出,免不了抱怨“年味儿更淡了”,可家住徐福街道唐家村的张洪美老人却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这个年,过得可有滋味儿了!”

    张洪美向记者展示着腊月二十九那天自己收到的“年货”,有米有面有油,还有一份爱心防疫包。“村妇联主席王进玉跟我说,这是滨州医学院妇委会和省、市、县、乡四级妇联送来的‘家家幸福安康大礼包’。”让张阿姨感到惊喜的是,“礼包”还附送了防疫用品的使用说明和医生的联系电话,“这相当于村里多了一层医疗保障,真叫人心里又踏实又暖和。”

    滨州医学院妇委会主任杜永俐告诉记者:“作为医学类高校,滨医有人才、技术、医疗资源等多方面优势,妇联组织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在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中也有着深厚基础和独特优势。我们希望通过与妇联的‘强强联合’,让优质医疗资源‘跑’进乡村,守护每一个乡村家庭、每一位乡村母亲、每一名乡村儿童,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一份来自滨医的巾帼力量。”

    爱心汇聚,“巾帼红”拉起农村疫情防控“守护线”

    2022年年底,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全国妇联专门就抓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作出安排,山东省妇联也要求各级妇联在党委领导下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帮扶工作,特别关注孕产妇、孤寡老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健康情况,帮助农村困难妇女和家庭渡过难关。

    烟台市妇联迅速对市级层面重点帮扶的17个相对薄弱的村居、645户困难家庭进行摸底,形成需求清单后,再广泛动员巾帼志愿者、爱心企业等多方力量筹集物资,精准开展关爱帮扶。与此同时,各区市、镇街妇联也在积极筹措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临近春节时,我们还收到了上级妇联的爱心防疫包。”龙口市妇联主席车静说。

    而巧合的是,来自多级妇联的数份爱心,与滨州医学院妇委会的爱心“撞”在了一起。

    “我们也一直想着送医药下乡,跟市妇联一拍即合。”滨医妇委会办公室主任唐玉洁告诉记者,“根据需求清单,我们抓紧想办法筹措口罩、消毒液、药品等物资,筹到一批就发一批,第一时间把最需要的物资送到妇女姐妹手中。”

    除此之外,记者还了解到,在此次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滨医妇委会与龙口市卫健委密切配合,第一时间了解掌握最新的治疗方案和防控措施,筹措口罩、药品等物资;巾帼志愿医疗服务队和基层妇联执委互为补充,做好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指导监督各村减少聚集性活动,宣传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重点人群,特别是老年妇女、残疾妇女、孕产妇、孤寡老人和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滨州医学院首次为守护乡村家庭健康贡献巾帼力量。近年来,滨州医学院妇委会将“巾帼志愿服务落到实处”作为一个命题不断探索和实践,校地联合、多级联动,为广大妇女和家庭提供优质精准的巾帼健康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探索出一条巾帼志愿的“滨医路径”。

    (下转2版)

    校地联合,“专家号”织密乡村家庭“健康网”

    炎炎盛夏、凛凛寒冬,从昆嵛山下到长岛渔村,每到农闲时节,大大小小的村里总会出现一个“奇景”——乡亲们一大早就排起长队,等着城里来的专家张大夫给看病。

    “张大夫可神了,我的腿疼了好几年,她扎了几针一下子就轻快了。”“张大夫可好了,扎完针还送药酒,抹哪儿、怎么个抹法,讲得可明白了。”“张大夫耐心,怎么问都乐呵呵的。”

    乡亲们口中的“张大夫”,是山东省三八红旗手、滨州医学院校医院院长张奉梅。而在村里,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巾帼红”滨医志愿服务队的队员。

    “我们希望通过优质精准的医药健康服务帮助更多妇女和家庭增强健康意识、提升健康水平,把‘健康中国’的要求落到实处。”杜永俐告诉记者。

    基于这一理念,2019年伊始,滨州医学院成立了烟台首支专业化的健康服务队伍——“巾帼红”滨医志愿服务队。4年来,队员从最初的30人增加到560余人,像张奉梅这样的“专家号”就有上百人。基层妇联当好“前哨”、征集需求,市级妇联统筹协调,志愿服务队送医送药,真正让优质医疗资源“跑起来”,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遇上“专家号”。据统计,“巾帼红”滨医志愿服务队已先后开展健康服务200余场、覆盖十万多人次,筹集药品、慰问品等物资折合人民币2100多万元。

    多级联动,“巾帼红”助力“健康中国 母亲行动”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杜永俐对一个场景记忆犹新。

    “我们在龙口下乡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残疾孩子,由于发现晚,耽误了脊柱侧弯的最佳治疗时机,孩子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余生。”孩子的遭遇,让杜永俐特别痛心,“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让孩子们挺直腰杆、健康成长。”在滨医妇委会的推动下,面向中小学生的脊柱侧弯公益筛查活动在龙口试点启动,2020年起,该项目纳入龙口市为民服务实事清单,累计筛查学生12.3万人次。

    在此基础上,滨医妇委会不断拓展服务对象和内容,积极为儿童健康奔走奉献。2022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滨医妇委会与烟台市妇联共同启动“巾帼红护苗行动”,为15个区市乡村儿童捐赠了价值220万元的爱心物品,组织“巾帼红”滨医志愿服务队员进校园开展健康科普讲座,进行视力、脊椎、牙齿等健康检查。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把妇女健康事业做实做优,需要进一步密切与各级妇联组织的联系,把更多优秀的医护人员、爱心志愿者动员起来、联合起来,共同为‘健康中国 母亲行动’助力。”杜永俐告诉记者。

    “党有号召,群众有需要,妇联即行动。”烟台市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党的二十大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了新部署。烟台各级妇联组织将更加广泛地联系各行各业的优秀女性,积极参与‘健康中国 母亲行动’,更好回应广大妇女和家庭健康需求,以家庭健康助力健康中国,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