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家庭建设 PDF版下载

版面: 家庭建设

山西省高平市毕腊英家庭:

支持“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希望更多人关注教育


    毕腊英全家福

    家庭档案:

    山西省高平市寺庄镇伯方村普通农村妇女毕腊英继承父亲遗志,30多年靠喂猪设立了教育基金、奖励基金、助学基金,累计捐资50余万元,奖励、资助学生千余名。毕腊英也因其助学善举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获得全国文明家庭等荣誉。勤俭持家,吃亏是福,感恩社会,多做善事。毕腊英用行动将家训刻在生命里,也让它在一代一代传承中发扬光大。

    讲述人:毕腊英

    执笔: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姜军旗

    去年十月从北京参加党的二十大归来,我就忙于在高平、晋城等地宣讲党二十大精神。不久前,在寺庄镇釜山村的现代农业智慧大棚里,我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向村民讲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等内容,对于报告中涉及的有关农村农业的好政策,村民们十分拥护,我也特别开心。

    2017年猪场关闭后,我和老伴仍然靠种地、打工,坚持资助贫困学生。经历了三年疫情,防控政策有了调整,“回家”成了很多人最大的心愿。兔年春节,在县城上班的女儿女婿也回来了,家人一起洒扫庭除、置办年货、下厨烹调、有说有笑,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真是幸福感满满。其实,一家老小都不在乎吃什么,现在生活富裕了,平时比以前过年吃得都好,在饮食上天天都算是过年了,阖家团圆,享受的是家和万事兴带给我们的天伦之乐,是浓浓的亲情和爱意,相信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高平市委组织部最近派人和我商量,希望把猪场、磨坊改造成“党性教育基地”,我觉得这个设想非常好。我和老伴准备春节之后就付诸行动,只留下吃饭、睡觉的地方,其余的都腾出来,无偿提供给市里用作教育基地,希望通过自己的助学经历,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

    新的一年,我还要继续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并贯彻落实。作为高平市妇联兼职副主席,我会一直坚持参加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照顾孤寡老人,在学校当义务辅导员,为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