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妇女工作 PDF版下载

版面: 妇女工作

贵州仁怀充分利用闲置林地资源打造招牌产业

林下经济助居家妇女就业增收


    2022年,仁怀市林下经济林地利用面积超过22万亩,总产值达5.9亿元,带动该市5000余名妇女群众增收,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林下经济正逐步成为该市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峰

    □ 刘玲玲

    走进贵州省仁怀市后山乡新山村马桑菌种植基地,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生机勃发,十分喜人,几十名务工妇女正忙着采摘、分拣、装袋,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每个月在基地务工有4500多元的稳定工资,对于像我这种上有老下有小、不方便外出打工的人来说,着实难得。”聊起当下的生活,村民陶万梅很满意,“既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又能照顾老人和孩子。”

    走出一条靠山吃山的绿色致富路

    新山村位于仁怀市南部,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近70%,属于少数民族村落。前些年,因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又无产业支撑,新山村的贫困发生率一度达到36%。村里的青壮男丁大多选择外出务工,留下来的大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

    如何破解“守着绿水青山过苦日子”的窘境?近年来,新山村抓住贵州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机遇,充分利用闲置林地资源,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妇女群众”组织模式,引导村民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走出了一条靠山吃山的绿色致富路。

    “村里帮我协调了林地,农业农村局提供技术支持。就这样,300余亩林下食用菌在新山村落了地。”新山村马桑菌种植基地负责人马娟说。

    马娟是一位地道的农家妇女,丈夫在镇里务工,她则留在村里照顾两个小孩和老人。“前些年,我种过烤烟、高粱等农作物,但由于气候、技术、劳动力等因素,收成不太好。”马娟感叹道。

    2018年,新山村党支部依托丰富的林下资源,通过外出学习、专题调研、实地考察等方式,将林下种植作为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林地综合效益、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

    马娟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去年我们投入了马桑菌5万棒,每棒可以采收2斤左右,今年预计产量可达10万斤,产值400万元没问题。”马娟介绍,最让她开心的是还能带动周边姐妹40余人就近就业,人均增收4000元左右。

    形成种植养殖一体多样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格局

    仁怀市地处赤水河中游,是我国远近闻名的酒都,境内地形复杂,气候的垂直差异十分明显,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十分显著。此外,仁怀市以茅台镇为中心的河谷地区,聚集了贵州茅台等众多酱香型白酒企业,是世界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白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允许当地大肆开山破土,群众增收只能在山上、林下想办法、做文章。

    近年来,仁怀市按照“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林地空间,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林)场”“支部+公司+基地+农户”联合经营等形式,大力发展“林菌、林畜、林药、林旅”等林下产业,形成了种植养殖一体多样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格局。

    乘着林下经济的东风,仁怀市苍龙街道下坝村满是松树的山坡变成了石斛园,当地引进龙头企业,与林农合作在树上种植铁皮石斛1500亩,年产值超过300万元。

    “我把自家的10亩荒山都流转给了合作社,平时在基地做工,每天工资有100多元,后期收益后还能分红。”林下经济让建档立卡户村民王运先成了受益者之一。

    为了增加群众的收入,基地还免费为周边有意愿种植的村民提供苗圃和技术,成熟后进行统一回收。该基地通过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当地40余名妇女群众增收。

    数据显示,2022年,仁怀市林下经济林地利用面积超过22万亩,总产值达5.9亿元,带动该市5000余名妇女群众增收,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林下经济正逐步成为该市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2020年,该市提出着力扩规模、优品种、调结构、提质量、强品牌、拓市场,力争到2025年和2030年,林下经济的规模分别稳定在26万亩和40万亩。

    “我市的林下经济还刚刚起步,规模效益还不明显,‘散、小、杂’的问题亟待破解。”仁怀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将着力延伸产业链,加强品牌培育,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努力把林下经济打造成为继白酒之后的又一招牌产业,带动更多居家妇女群众增收。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