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评论

新闻壹段评


    用法律对招聘年龄歧视说“不”

    “最多的时候,一天面试了3家,但都因为年龄被拒了。”春节过后,来自长春的杨立华再次加入求职大军。去年11月开始,杨立华一直在找工作,但在投简历和面试过程中,他发现很多公司都把招聘年龄限制在30岁以内,37岁的他因为“超龄”吃了不少闭门羹。正值春招时段,记者在多个招聘平台上看到,确实有不少企业将30岁作为招聘年龄上限。这也让一些劳动者感叹,“职场的35岁中年危机提前了”。

    拆除招聘“年龄门槛”,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并加强用人市场监管,严肃查处存在歧视行为的用人单位。同时,推进用人单位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不是简单以学历、性别、年龄为标准“筛选”人才,而是选拔真正能胜任的人才。

    体考项目调整是对青少年温暖的呵护

    新学期即将开始,各地的体育中考也将陆续展开。此前,有专家建议调整今年中考体育项目,因为“阳康”后强行剧烈运动,可能会加重心脏损伤等。记者了解到,近日,多个市州为此调整了体育中考项目,均取消了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项目。有的教育部门还要求,学校要引导学生对体育中考项目进行合理、科学的选择和专项训练,避免过早开展中长跑等高强度、高负荷的运动项目。

    针对“阳康”之后的运动风险,调整体育中考的考试范围的确十分必要,可以更好地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临时调整是为了立足长远,待到疫情阴霾基本散尽,再让学生在操场上尽情奔跑也不迟。

    医疗领域商业贿赂不能“讳疾忌医”

    近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了5起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典型案例,其中两起是发生在医疗卫生行业的以科研赞助、支付回扣形式进行的商业贿赂事件。通报称,随着对商业贿赂案件查处力度不断加大,一些医药企业采取更为隐蔽、复杂的手段,为其贿赂行为披上“合法外衣”。

    医疗领域商业贿赂,不仅会破坏社会风气,还破坏了药品安全屏障,威胁到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治该问题,需要监管部门优化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同时也要提高商业贿赂行为的违法成本,如此才能“药到病除”。

    “糖果刺客”涉嫌价格欺诈

    “女子遇糖果刺客6块糖卖466元”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友对“糖果刺客”的讨论。2月2日,外地来渝的蒋女士带儿子在重庆一景区购买6块牛乳派(并非网传的牛轧糖),花费466元。据悉,店家价签标识是12.8元/50克,执法人员表示价签标识存在不规范行为,已下令整改。

    《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食品标识内容应当真实准确、通俗易懂、科学合规。”长期以来,我国食品领域均采用500克作为计量单位,商家在计量单位上用冷僻标价模式,有违消费者认知,同时“先切后买”的话术与销售技巧也涉嫌违背消费者的自主购买权,对于此类行为应予以严查。

    刘世康 整理点评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