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霞
2022年,全国“扫黄打非”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坚持守正创新,聚焦重点难点,统筹网上和网下,精准发力、协同联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全面清理非法有害出版物及信息,严肃查处涉黄涉非大案要案,坚决扫除各类文化垃圾,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年来,持续开展“护苗”“净网”“秋风”等专项行动,针对网上网下突出问题部署安排专项整治,全国共收缴各类违法出版物1800余万件,处置淫秽色情、凶杀暴力以及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等有害不良信息1200余万条,查办“扫黄打非”案件1.3万余起。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扫黄打非”部门的重要职责。2022年,“扫黄打非”部门聚焦“育新人”使命,组织各方力量共同“护苗”,执法与引导相结合,用心用情用力推动涉未成年人有害出版物及信息专项整治,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护苗”氛围。
在中小学春秋季开学、六一儿童节前后,集中整治中小学校园周边文化市场,重点查处有害“口袋书”、儿童绘本、漫画等出版物,严厉打击教材教辅侵权盗版乱象。紧盯未成年人接触较多的网站平台和网络应用,查处网络传播“儿童邪典”、性暗示、软色情、欺凌暴力等有害音视频,加强对动漫、网剧、网络综艺节目等涉未成年人内容的监管审查,及时处置有害学习类App、网络游戏等问题。
坚持对涉未成年人案件“零容忍”,深挖彻查制作、印刷、批发、仓储窝点及网络传播平台,查办了一批重点案件。浙江嘉兴破获特大销售少儿图书类侵权复制品案,扣押盗版书籍10万余册,涉案价值1000万元。上海金山破获刘某某等人传播淫秽物品案,打掉3个涉儿童色情网站,涉案金额3500万元。
各地依托本地红色、非遗、乡村等文化资源,用好“网上+网下”“学校+社会”等不同场景,持续开展适合青少年群体特点的思想教育、宣讲展示、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绿色阅读、文明上网。各地共组织开展“绿书签”系列活动12万余场次。
一年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公安、文旅、海关等部门挂牌督办大案要案456起,做到了专案侦办、联合查办、全程督办。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通过网络、12390电话、信函等渠道累计受理群众举报信息38万余条(件)。全国累计建成基层工作站点73.3万余个,评选全国“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6批次。
2022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公布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王春霞 发自北京 2月13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2022年度“扫黄打非”十大案件,涉及制售非法侵权盗版出版物、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编发非法期刊等类型。据统计,全年全国共查办“扫黄打非”案件1.3万余起,其中刑事案件2000余起,刑事处罚4000余人。
这十大案件分别是,安徽淮北“5·13”非法经营出版物案,江苏南京“3·08”非法经营出版物案,湖南益阳“3·05”非法经营少儿类出版物案,上海金山刘某某等人传播涉未成年人淫秽制品牟利案,黑龙江牡丹江“羞羞漫画”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福建福州“2·12”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浙江绍兴姚某等人跨境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山东济宁“4·20”特大网络淫秽直播案,河南平顶山“8·02”侵犯著作权案,四川雅安“9·01”编发非法期刊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