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徐阳晨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2022女性、职业与幸福感:上海资管行业女性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为目前国内首个资管行业大数据性别研究项目。报告以性别视角为切入点,结合线上招聘平台的大数据和在线问卷,选取上海的基金、证券、期货、投资四个子行业,从人才结构、职场环境、职业发展、薪资水平、从业压力与动力等方面解读行业发展状况。
“金融女”职业发展新变化、新特点
女性从业者比例逐年提高,在高学历层次上更占优势。报告显示,沪上资管行业女性占比略低于男性,但近3年内女性就业比例逐年提高;女性从业者呈现年轻化趋势,近六成女性低于30岁,女性在高学历层次上更占优势;从事人力资源、财务、行政等职能岗位的比例更高,3年间女性占比均超过七成;在高级管理岗和业务岗(如证券/期货/投资管理/服务)的比例则平均低于男性近三成。但是,后两类岗位中女性比例在逐年提升,2021年比2019年分别提高3.2和4.4个百分点。
另外,目前女性的平均月薪普遍低于男性,但薪资涨幅略高于男性,受访女性对薪资“非常不满意”和“不太满意”态度的仅占三成,少于男性近3个百分点,这说明女性对其薪资的整体满意度更高。
非资管岗女性薪资为男性1.46倍,技术岗优势明显。报告显示,女性从业年限超过20年,其平均月薪最高水平为73125元。值得注意的是,当女性跃升至董事会成员后,平均月薪最高峰为76667元。
女性薪资排在前三位的机构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从机构类型分析,私募基金从业者的平均月薪最高,达到40992.06元,其次是公募基金33114.04元,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银行的平均月薪均未超过3万元。其中,私募基金从业者的两性薪资差距最大,男性高出女性36.54%。
资管行业平均月薪排名前三的岗位是研究、管理、风控/合规。在技术、交易、销售、研究岗的女性薪资均高于男性。其中,女性在技术岗的薪资为男性的1.4倍,在销售、交易、研究岗的薪资分别达到男性的1.27倍、1.18倍、1.03倍。
从性别分布来看,92.07%的男性受访者都管理着一定体量的资产,而在不管理资产的受访者中,女性人数是男性的1.46倍。在管理资产的从业者中,女性人数占比仅在100万元以下和1000万~1亿元两个区间高于男性,在其他各资产体量区间占比均低于男性。
管理岗女性育有二胎三胎比例最高,职场妈妈更需要另一半支持。调研显示,女性已婚已育一胎的比例高出男性近11%。从职级来看,未婚未育占比最低的人群是中层管理(22.95%),最高的是普通职员(52.48%)。从岗位来看,未婚未育比例最高的依次是研究、技术、交易岗,三者均超过50%;已育二胎、三胎比例最高的是管理岗,达到22.5%。
报告发现,相比于男性,女性在职场中更缺乏支持性的工作环境,更需要伴侣的支持,此项高出男性5.33%。要在职场获得成功,女性需要来自社会、工作、家庭三方面的支持。原因在于两性在事业驱动力上出现分化:女性是因为“热爱或兴趣”(40.4%)而工作,男性则为“地位或名誉”(42.7%)去打拼 。女性更倾向将“自我实现”和“社会影响力”视为职业动力,更在意“内心之选”。而男性的工作驱动力更多来自外部激励,如“地位或名誉”“权力”。
更为在意灵活性工作政策、母婴设施服务、健康福利等职场环境要素。报告显示,女性比男性更注重“和优秀的人才共事和成长”和“安全及包容性的职场政策”(比如反骚扰机制,多元化招聘政策等),分别高出男性11.8% 和9%;男性则比女性更关注“报酬”和“快速的晋升机会”, 分别高于女性12%和11.8%。除了“工作中的认可和尊重”“透明的竞争机制和平等的晋升环境”“健康的机构文化和价值观”这位列前三的要素,灵活性工作政策(比如远程办公,工作时间灵活等)、为员工提供健康设施(比如健身房,休息区,空气净化器等)、为员工及其婴孩提供设施和服务(比如母婴室,托育班等)也是女性非常在意的职场环境要素。
女性职业成长呈加速状态
“根据调研的整体结果,我们看到了资管行业女性职业成长的明显进步。”智联招聘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从薪酬来看,女性薪资落后现状与涨幅赶超并存,女性对行业待遇更为满意,且对未来行业发展抱有更加乐观的态度;从职业优势看,女性更有耐心和亲和力,销售能力得到普遍认可,同样也反映在薪资水平领先上,特别是基金行业女性销售已占“半边天”。从职业挑战看,生育和年龄为女性求职就业最大挑战,女性更期待在“晋升机制”改革上拥有更多话语权;从性别环境看,女性性别平等意识强于男性,资管机构领导层的男女比例越接近,越有助于员工性别比例的平衡。
女性的职业成长源于政策环境、社会保障的共同支持。报告显示,2021年沪上资管行业女性从业者平均薪资较上年环比增加 8.5%,高出男性1.8个百分点。相关人员在本次调研中发现,近年来女性职场地位的提升,与企业性别平等政策执行更加到位息息相关,这也是资管行业女性职业保障、职场晋升的基础。随着性别平等状况的进一步改善,女性薪酬偏低、晋升困难、生育歧视、职场性骚扰等问题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
同时,随着保障政策的密集出台和有效贯彻,女性独立自主意识逐步提升。近年来,放开三胎、女性产假延长、招聘时严禁询问生育情况等政策从多维度保障了女性职场权益,社会对职场性骚扰的曝光力度、惩治力度也不断加强,给予女性迈向更高质量就业支持,使得女性在资管行业呈现出“乐观、积极、抗压、进取”的群像画面。同时,报告也显示,越来越多的金融女性通过提升学历、强化职业优势、追求升职加薪等方式,来努力实现自身的职场价值。
多方齐发力,打破职场“天花板”
相关调研人员介绍,虽然资管行业职场环境明显优化,但依然存在阻碍女性发展的障碍。一是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从年龄和学历上看,沪上资管行业30岁以下女性占比近60%,比同年龄段男性群体高出近10%。本科学历的女性占比仅低于男性1.8个百分点,而硕士及以上学历女性占比近30%,高于男性3.5%。然而,女性平均月薪低于男性近1/4。学历与年龄优势未显现在薪资和晋升上,形成了资管行业女性隐形“天花板”。二是依然存在职场生育之困。尽管女性的上进心更强,近四成女性希望晋升为高管,但无论男女,年龄歧视是资管行业晋升最大的阻碍,女性在生育后晋升机会明显受限。三是存在职场安全考验。近年来,金融行业的职场性骚扰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些资管行业受访者表示所在职场出现过性骚扰现象。
“在政策上,从男女职场平等视角出发,应制定更多切实可行的政策,保障女性薪酬待遇、晋升发展、职场安全,维护女性职场权益。在公司层面,要建立健全健康、包容、公平的企业文化,消除女性年龄及生育焦虑,更好地落实产假、育儿假、女性培训等权益。”相关调研人员建议,根据调研实践,采取在内部普及性别平等观念、建立畅通的性骚扰、招聘歧视投诉渠道、建立优秀女性职工激励机制等措施较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