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田梦迪
当古老悠久的手工技艺遇见数字化的电商平台,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借助短视频、直播平台,传统工艺、非遗技艺等迎来了哪些新机遇?实现了哪些创新性发展?有了哪些创造性转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有着自己的见解。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教授陈岸瑛认为,手工艺赋能乡村振兴的优势主要体现为如下四点:第一,手工艺能耗小,成本低,就业灵活,适合居家就业和分散式生产。第二,手工艺作为一种艺术化的生产,为劳动者带来获得感和幸福感。第三,手工艺多采用天然原材料,由此形成的产业链和生态圈,散发着“天人合一”的独特魅力。第四,手工造物活动多与地方文化、民俗生活相关,传统工艺融入日常生活,对于复兴地方文化具有独特意义。在新时代社会条件下,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和潜能得以充分展现,可从多方面带动和促进乡村振兴。
“新技术让传统的手工艺焕发了新生机,新电商也为传统的手工艺创造了新平台。”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联盟常务副主席孙林认为,在电商平台做直播,是传统手工艺人从线下到线上的一次成功转型。通过直播,手工艺人拥有了更多展示自己、表达产品个性的机会。同时,这也给很多年轻手艺人带来了希望,让他们找到了创业的方向。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生导师李文跃看来,数字技术应该充分发挥作用,让这些古老的知识、传统的技艺打破地域限制,在更大的范围内扩散,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传统的手工技艺,欣赏丰富的陶瓷文化内涵,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中来。
“传统的手工艺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如果仅靠传统的渠道、销售方式,无法匹配那么多个性化的需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唐园结认为,新电商平台恰恰能够引导个性化需求,而且实现了盈利,这说明传统工艺拥有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借助数字技术,传统工艺还可以从设计到制作,再到流通环节,形成一条产业链,最终实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目的。
“通过数字平台,实现中国传统工艺产品的销售、流通,在产品生产者跟消费者之间建立起紧密的桥梁,这是数字平台与传统消费市场的不同。”全国农业重要文化遗产委员会副主任曹幸穗指出,要更好地发挥电商平台对接市场的作用,将更多传统手艺人凝聚在一起,通过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让手艺人获得收入,为乡村传统工艺产业注入活力。
近年来,传统工艺从民间小众文化逐渐得到“官宣”,这种唤醒作用使得传统工艺开始由谋生手段向艺术传承转变。“活态的、非片段式的传承,把传统工艺融入现在的生活,甚至重新赋予它物质以外的非物质内涵,以人们最需要的方式来呈现,从而让传统技艺得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秘书长朱冠楠说。
“电商平台积极开展正能量活动策划和宣传,用优质内容助力乡村振兴、非遗传承和知识普惠。”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喻国明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新农人”走进直播电商,把当地独具特色的农产品送往全国各地,携手各地新农人和中小商家,发挥兴趣电商特质,将乡村振兴的人-货-场进行有机匹配,这是一种创新和创造,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