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刘旭
□ 刘小施
“何阿姨,您这几天感觉怎么样,没有再发烧吧?”
“刚给您测的血氧含量符合要求,您还要多喝开水,多注意身体。”
这是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珠珊镇沙头村“渝钤村嫂”胡双梅前不久为全村65岁以上老人测量血氧,并对老人们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实时家访时,悉心叮嘱村民何阿姨的情景。
此次上门,胡双梅不光为老人们测量血氧,还与大家聊天、拉家常,从家庭情况到对村里工作的看法,胡双梅与老人们相谈甚欢。
“渝钤村嫂”是新余全市村妇女小组长的统称,胡双梅的故事是当地开展的“千名渝钤村嫂访万家”活动的一个缩影。
“为进一步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优化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好‘渝钤村嫂’作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最基层骨干力量的作用,我们决定在村妇女小组长中开展‘千名渝钤村嫂访万家’活动。”新余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朱雪桂还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广大“渝钤村嫂”在宣传文明新风、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千名渝钤村嫂访万家”活动让妇女小组长进一步成长为各级党委政府想得到、妇女群众找得到、困难纠纷帮得到的妇联最坚实的基层力量。
据了解,为推动“千名渝钤村嫂访万家”活动深入开展,新余市妇联还总结出“六必访”情形(新政策出台必访、重大节日必访、家庭生活遇到困难必访、家庭成员闹矛盾必访、家庭成员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出现重大变故必访)以及“四要四不”原则(要进门入户、不走马观花,要用心交流、不浅尝辄止,要关爱关心、不趾高气昂,要解决问题、不敷衍了事)等相关要求。此外,新余市妇联还要求“渝钤村嫂”在家访时重点了解家庭基本情况及家庭成员思想动态、生活状况等,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收集村民对村委及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意见建议等。
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市3655名“渝钤村嫂”共计走访家庭3.5万户,解决矛盾问题287件,帮扶留守老人及儿童3666人次,参与环境卫生整治1.2万余人次,开展防溺水、反家暴、疫情防控等宣传2.1万人次,为群众解决了一批批“急难愁盼”问题。
为提升“渝钤村嫂”的履职能力,新余市妇联通过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等方式,对全市骨干“渝钤村嫂”进行能力提升培训,重点围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乡风文明建设、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技巧、手机拍摄及短视频制作等内容进行授课,传授新形势下做好妇联工作、群众工作的方法举措,并组织在赣鄱红色娘子军宣讲示范基地、基层妇联工作示范点观摩学习,引导大家在观摩学习中找差距、补短板,在相互交流中找准工作方向,提升工作水平。
“渝钤村嫂”身份特殊,直接面向广大妇女群众,在工作开展中难免压力大。为此,新余市妇联围绕激发“渝钤村嫂”内生动力,打出了一套“给荣誉、给待遇、给机遇”的组合拳。通过开展寻找全市“最美渝钤村嫂”、十佳“最美渝钤村嫂”活动,把事迹最突出、最生动、最感人、最受群众喜爱的“渝钤村嫂”典型挖掘推选出来,并对她们的先进事迹进行展播,以榜样的作用示范引领全市广大“渝钤村嫂”在乡村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同时,将“渝钤村嫂”纳入村干部同步管理体系,打通“渝钤村嫂”到村干部的成长渠道,进一步激发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全市先后有46名“渝钤村嫂”被选举为村妇联主席,46名“渝钤村嫂”发展为中共党员,23名“渝钤村嫂”被评为各级“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等先进典型,1名村嫂获得全省农村妇女“法律明白人”称号,10名优秀“渝钤村嫂”代表受邀列席市委全会,“渝钤村嫂”的工作热情大大增强,内生动力不断激发。
“渝钤村嫂不是官,更不是享福的,而是为大家服务的。在工作中我能深刻感受到村民们的信任,这份信任,我不能辜负。”这是全市十佳“最美渝钤村嫂”罗秀云常说的话。
“有困难找村嫂”“村嫂办事我们放心”。在新余,基层群众对“渝钤村嫂”们的表现有口皆碑。“渝钤村嫂”们俯下身子,倾听群众心声、反映民众所需、解决村民所难,她们是温暖人心的阳光,是沁润民心的清泉,激荡出乡村治理的朵朵“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