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小武 韩天泽
中国传统生活中的“亲不过三代”逐渐走向了当代社会的“亲不过二代”,进而形成了日益普遍的青年“断亲”现象。
“断亲”主要表现为懒于、疏于、不屑于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的现象,即不走亲戚,而不是一种正式声明的断绝亲戚关系。
青年“断亲”已成一种社会事实,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利益关系使然,二是亲戚相互之间的攀比磨灭了亲情,三是核心家庭的崛起与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核心家庭规模缩减。另外,城市化和社会流动加速了人们的居住分离,形成了亲戚之间因空间距离到情感疏离的社会交往状态,加之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青年的交往方式等,这些都造成了青年的交往惰性。
但是,人的本体需求仍要求亲缘关系网的存在,只不过现代青年人的交往更加理性化、范围更大。以“00后”为主体的年轻人“断亲”行为,会随着他们自身的年龄增长、持续社会化和成家立业、结婚生子而重新回归亲缘关系网络,像他们的父辈那样经营和维系着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