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评论

世界唯一女性专用文字,传递友谊、抒发对平等幸福的向往

“江永女书”见证中国女性独立与智慧


    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

    “女书自然传人”何艳新。

    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内陈列的女书文创产品。

    何跃娟和她创办的女书意象艺术馆。

    ● “女书”流传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上江圩一带,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的女性专用文字,传承的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女性独立的精神

    ● “女书”的出现是江永女性在传统男权文化的缝隙中突显自己主体意识和能动性的集中表现,这种能动性通过“女书”作品立意的高远表现出来

    ● 2009年至今,每年在女书园开办暑期“女书”文化免费培训班,共计有国内外1000余“女书”爱好者参加培训。当地政府多年开展免费培训活动,加大了保护力度,形成了文化品牌

    □ 邵伟 文/摄

    “了解了背后的故事,才知道由女性发明的文字有多美……”近日,CCTV出品的纪录片《中国话》发布一则预告短片,将“女书”这一由女性发明的文字带上了热搜。

    “女书”流传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上江圩一带,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的女性专用文字。

    这种由当地女性创造出来的奇特文字,如柳叶,如弯月,温婉却坚定有力量,让不少网友发出惊叹:“好优美的文字”“这是专属女性的坚强不屈,她们成为自己的仓颉”。

    “女书”“女字”在江永乡村妇女中世代传承,长期不为男子所识,更不为外界所知。这种独属于女性的通讯密语,传承的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女性独立的精神。

    “女书”的渊源之谜

    几百年前,在封建社会时期,被忽视和压抑的女性一直在为自己争取话语权。然而,受男尊女卑观念影响,女性很少有机会学习汉语文字,江永女性便自己发明了一种文字,以书面形式记录她们的想法和感受。她们用“女字”传递女性间的友谊,吟唱女性的快乐与忧伤,抒发女性对平等、幸福的向往。“女书”就像漫漫长夜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妇女的心灵。

    “‘女书’的出现是江永女性在传统男权文化的缝隙中突显自己主体意识和能动性的集中表现。”对“女书”有着深入研究的湖南女子学院“女书”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王凤华指出,这种能动性首先通过“女书”作品立意的高远表现出来。有的是放眼世界的胸怀,有的是创造者的主体意识和智慧。

    “女书”的常用字只有六七百个,组合起来却能表达丰富的含义,江永的女性能用它来讲故事、编歌谣,甚至是记载国家大事,创作文学作品。

    “女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自20世纪80年代被学者发现、宣传后,立即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研究者们从各自不同的学科、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发掘、揭示其多方面的特性。

    女性间的交流工具

    “小小女子小衣裳,路上摘花插两行;个个小女插花姐,十八插花正适时……”84岁的老人何艳新轻声哼唱着“女书”歌谣《小姑娘》,轻柔动听的歌声充盈着整个屋子。

    虽然年过八旬,但何艳新老人依然耳聪目明,能说、能唱,而且还能写。1939年出生的何艳新是江永县铜山岭农场河渊村村民。她是市级非遗传承人,是目前年纪最大的“女书”传承人。

    过去,“女书”的传授,没有学校,没有教师,也没有固定教材,而是靠母传女、姐传妹,或其他亲戚朋友相教,学术界习惯于称她们为“自然传人”。

    “‘女书’传人在当地妇女中的地位较高,称为‘君子女’。”江永县文旅广体局副局长陈军介绍,懂得“女书”的妇女很长寿,最长寿的吴玉珠老人活到了100岁,80岁以上的有31人。“她们都为‘女书’的发展延续作出了重要贡献。”

    何艳新从小跟外婆一起生活,在外婆的言传身教下,9岁时便学会了“女书”的写、读、唱,对女红也初步入门,11岁时便能将感想创作成“女书”。

    江永当地有结拜姊妹的风俗,其中年龄相同、天资相若的称为“老同”,感情尤为亲厚。她们脾性相近,相互照顾,相互爱惜,常常一起纺纱织布、做针线活,一起说唱“女书”,在精神上相互取暖。“女书”便是“老同”间的重要交流工具。

    今年60岁的胡美月是新一代的“女书”传承人之一。她的奶奶是江永著名的“女书”传人高银仙。早年,胡美月的奶奶结拜了6个姊妹,她们就是上江坪有名的“七姊妹”。

    而当姊妹出嫁,3天后回门的时候,“老同”也会早早准备好一封《三朝书》,劝姐姐出嫁后,要记得经常给妹妹写信,即使结婚后远嫁他乡,分隔两地,“老同”也会用“女书”信件沟通近况。

    如今,胡美月还记得小时候奶奶和她的结拜姊妹们聚会的场景,奶奶和她的姊妹们还会在一起读一些翻译自汉语唱本的“女书”故事。胡美月对此记忆犹新,比如《卖花女》《三姑记》,等她大一些时便开始学写“女书”,奶奶给她选的第一篇作品就是《梁祝姻缘》,“因为婚姻是人生的头等大事。”

    不过,和奶奶那辈人通过吟唱和背诵来学习“女书”不同的是,胡美月上过学,会写汉字,学习起来便容易多了。

    2001年新年,胡美月回到娘家浦尾村探亲,一些年轻女孩请她教授“女书”,她就此在村子里开办了“女书”学堂。

    谈起奶奶和姊妹们的往事,胡美月充满了景仰和向往。在她成长的时代,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中国成立后,女性也有了受教育的权利,有了外出的自由和便利。

    重新焕发生机

    目前,江永县仅有何艳新、胡美月等7人被授予“女书传人”称号。1988年出生于江永“女书”文化村的胡欣是其中年龄最小的,她从2000年开始跟胡美月学习“女书”。由于懂当地方言,因此学习“女书”对她来说难度小了不少。

    随着教育的广泛普及,大部分女孩不用再把学习“女书”作为独有的文字。

    到何艳新这一代,真正在“女书”文化里浸泡着长大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就是这样看似已经穷途末路的“女书”,如今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2002年3月,“女书”文献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05年10月,“女书”以最具性别特征的文字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06年,“女书”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国内外学者叹为“中国文字史上的奇迹”。

    “女书”象征着中国女性的独立与智慧,激励着当代女性实现自我价值。

    今年63岁的何跃娟是“女书”“君子女”文化的优秀传播者、传承者和实践者。从教师岗位上退下来后,她在江永创办了“女书”意象艺术馆,致力于打造民间“女书”文化交流平台。馆内陈列着许多与“女书”相关的文创产品,有扇子、手帕、布袋、书法作品等。把“女书”文化融合在其他类型的文化作品中是何跃娟做出的创新尝试。

    由何跃娟参与编撰的《君子女》一书收录了各种“女书”文化作品,在她的努力下,“君子女”精神不断绵延。

    对于“君子女”的意涵,何跃娟有着自己的理解。对她而言,传递“女书”文化不仅仅是把它作为一种简单的“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去传播,更要把女书的影响继续传递给其他接触“女书”的人。

    如今,“女书”已经成为江永最为鲜明的文化符号。2002年,由江永县委、县政府兴建的女书园成为当地的主要景点之一,园内建有一座女书生态博物馆。馆长胡欣介绍,女书生态博物馆每年接待超过20万名游客。2013年开始,博物馆内定期开办女书学堂,每年邀请“女书”传人讲授“女书”文化。

    2009年至今,每年在女书园开办暑期“女书”文化免费培训班,共计有国内外1000余“女书”爱好者参加培训。当地政府多年开展免费培训活动,加大了保护力度,形成了文化品牌。

    未来,江永县政府计划培养更多的“女书”传人,进一步宣传“女书”文化作品,以提升全社会对“女书”文化的关注,发挥其社会与经济价值。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