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王春霞 发自北京 2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迎两会·新时代检察这五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主题是“做好新时代公益诉讼检察”。会上发布了2022年度“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典型案例,并通报全国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常态化“回头看”跟进监督工作情况。
“公益诉讼检察业务框架基本确立、日趋定型。”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介绍,2022年以来,随着新修订的反垄断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均对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作出规定,法定领域“版图”进一步扩大,由制度建立之初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四个领域,扩展到英烈权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军人荣誉名誉权益保障、安全生产、个人信息保护、反垄断、反电信网络诈骗、农产品质量安全、妇女权益保障等领域,并继续向无障碍环境建设、文物保护等新领域拓展。
据介绍,2017年7月至2022年底,全国共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58.4万余件,行政机关诉前阶段回复整改率达到99.8%。
当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2022年度“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典型案例,这批案例包括重庆市武隆区检察院督促治理矿山地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等16件。最高检表示,案例包括了与食品安全紧密关联的食用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老年人权益保护等新事项。检察机关还聚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办理农业面源污染、乡镇污水排放、农产品知识产权侵权等“硬骨头”案件,助力解决影响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