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新女学周刊 PDF版下载

版面: 新女学周刊

承前启“新”:2022年女性长篇小说创作回顾


    阅读提示

    近年来女性写作广受关注,这既得益于图书市场和舆论空间对女性议题的持续关注,也离不开女性作家孜孜不倦的创作。2022年尤其是女性长篇小说的丰收之年,在这一年里,不同代际的女性写作者推陈出新,出版了诸多优秀的长篇小说。在初春时节,回顾2022年的女性长篇小说创作,不难发现女性作家正创造着更多元、更开阔的女性文学共同体,同时也可以发现近年来女性长篇小说的写作趋势,承前启“新”,启发女性写作的更多可能。

    ■ 曹译

    近年来女性写作广受关注,这既得益于图书市场和舆论空间对女性议题的持续关注,也离不开女性作家孜孜不倦的创作。2022年尤其是女性长篇小说的丰收之年,在这一年里,不同代际的女性写作者推陈出新,出版了诸多优秀的长篇小说。而从今年已发布的新书预告来看,2023年也有不少值得关注的长篇新作。如陈希米推出的哲学小说《女人—思考》,拓宽了女性写作的维度;素人写作者范雨素推出首部长篇小说《久别重逢》等。在初春时节,回顾2022年的女性长篇小说创作,将发现近年来女性长篇小说的写作趋势,承前启“新”,启发女性写作的更多可能。

    穿越历史之雾

    写作者往往在长篇小说中建构一个自成体系的文学世界。这个文学世界离作者愈远,愈造成挑战。不约而同的,过去一年女作家们纷纷迎接了这样的挑战,她们所写的故事设定在过去的年代,带读者进入可能未曾经历的时代。

    叶弥的《不老》将目光投向20世纪70年代末,书写的是女主人公孔燕妮在等待未婚夫出狱前的25天里发生的故事。孔燕妮是卓有光彩的女性形象,她充满活力,能时刻进入新的感情,与不同的人发生联系。她不断学习和自我反思,思考如何与时代共同成长。她是那个时代的人的缩影,在风云变幻的年代里,人们既苦寻着与过去生活和解的方式,也不放弃希望,不断寻找前进的方向。《不老》让我们重启对过去时代的想象,并从中获取能量。

    借由鲁敏《金色河流》进入的时代,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小说让企业家有总开口讲述,呈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商海沉浮的故事。作者通过典型的“商人”,把握庞杂的历史空间,营造既富传奇性,又与时代经验紧密相接的文学世界。当然小说也写当下故事,通过写有总的儿女一代,描绘出人到中年的无奈与矛盾。读《金色河流》,既是在过去历史里上下俯仰,也是在体察生命不同阶段的复杂与况味。

    此外,林白的《北流》也回溯了20世纪下半叶的历史,林那北的《每天挖地不止》、王旭峰的《望江南》等,则通过家族史的写法带我们重返历史空间。读这些长篇小说时,我们感到女性作家的宽阔与雄心。她们不仅穿越历史之雾,更以女性的眼光重新分辨、认知过去的人与事。

    以情感经验探微人心

    2022年女性作家的长篇小说,体现了女作家们以细腻情感书写故事的可贵,它唤醒了嘈杂时代里人的情绪末梢。

    笛安的小说《亲爱的蜂蜜》写了一个温情的当代故事:几次离异的熊漠北与单亲妈妈崔莲一相爱,但崔莲一的孩子成蜂蜜横在他们之间。陌生的男人如何和小孩相处?工作和爱情哪个更重要?故事在这样简单又普遍的矛盾中推进下去。而爱是其中最重要的推动力。小说里,孩子与大人的相处很有意义:孩子带大人重新看待熟悉的世界,大人谨慎地教孩子成长。人们相爱的过程并不完全顺利,有时充满矛盾和难题,但爱会让他们做出选择。《亲爱的蜂蜜》是笛安为人母之后写出的小说,全新生命的降临给予作者写作的启示,也让读者感到,纯粹的爱是有力量的,要像小孩子那样爱人,要勇敢地爱。

    两位“70后”作家对情感经验的描摹则更具反思意识。鲁敏的《金色河流》着重写人的愧疚与遗憾。晚年的有总回想往事,总想到为帮他而死的朋友何吉祥。为此,他寻找何吉祥的女儿河山,资助她长大,把身后的基金会留给她。即使如此,他依然无法从痛苦中释怀。乔叶的《宝水》从自身经验出发,首先写出离乡又返乡的当代人对乡村的复杂感受。其次,着重写中年女性地青萍与他人的情感互动:对早死的父亲与丈夫满怀思念、逐渐接纳新的爱人老原。面对含恨而终的奶奶,她愧疚得无法释怀。女性人到中年,与更多的人建立联系,经历着更多层次的情感体验。

    比起给予我们爱的勇气的笛安,“70后”女作家对人类情感的体验与书写显得更为暧昧深刻。但这正是多代际女性作者为我们勾勒的阅读可能。——我们既能获得直面生活的能量,也能回味漫长人生的种种曲折。

    女性作家的创新与可能

    文学是不断更新的长河,在此意义上,如何推陈出新是写作者重要的命题。2022年的女性长篇小说体现了女作家的创新意识和可能。

    首先是新形式的尝试。不得不提及林白的新作《北流》。翻开《北流》,先看到3本册子,正文、支册和别册。3本册子的内容互为补充,是作者用不同小说形式写主人公李跃豆的生命体验及其故乡的尝试。正文前,林白以20首诗歌为北流城的植物作志,赋予小说抽象整体的艺术空间。正文则使用“注疏体”,对人物的感受、记忆和生活细节进行深入刻画。年末出版的魏微的《烟霞里》则采用编年史书写小家的记忆,细腻呈现了半个世纪中国的风云变幻。两本书借由形式创新,使小说得以逸出虚构的整体逻辑,触及更多的面向和可能。

    鲁敏的《金色河流》进行了元叙事的尝试,小说内部的空间被打开,包纳更多的叙事线索。但《金色河流》更重要的创新在于其写作主题。商业,是女作家写作中较少触及的题材。对鲁敏本人来说,商场也并非是熟悉之地。如其自述谈到的,她通过阅读“小老板”们的传记,通过收集社会事件的资料,完成了对商业题材的书写,体现了她“对文学惯性的挑战”。这是值得赞许的写作姿态。

    女性作家写作要谈到女性意识的问题。在小说中体现女性写作者的性别意识,是女性作家更新和建造文学共同体的贡献之一。纵观2022年的长篇女性小说,我们能明显看到女性意识如何在其中凸显:乔叶《宝水》塑造了一个被家暴的女性香梅,但在故事最后,香梅奋起反抗丈夫。叶弥《不老》的女主人公孔燕妮深具思辨精神,体现了女性形象的多元可能。同时,小说通过多处议论表述对传统性别秩序的不满。可见,作者的女性意识引导了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走向,于是给文学史提供了属于女性的经验和认识。

    总体来看,2022年无愧是女性长篇小说写作的丰收之年。回顾这些长篇小说,我们发现女性作家们的创作既有厚度、深度,又兼具创新性。她们既尝试突破自身经验的局限,用笔触抚不同历史时期,又以女性的细腻编织以情动人的故事,使读者共鸣。更重要的,她们自觉、大胆寻求新的文学形式,触及文学史未曾书写的主题和意识,赋予文学共同体以女性的新鲜与活力。新一年,这股女性的创作浪潮也继续涌动,正带给我们更多新鲜的故事,创造着更多元、更开阔的女性文学共同体。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