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声音 PDF版下载

版面: 声音

总书记的关心关怀给我们带来奋斗创业的无穷动力

——回访江苏代表团女代表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韵曦

    “习近平总书记心里装着老百姓,我深深体会到他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回忆起3月5日下午和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交流时的情景,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镇江新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巧倍感振奋。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江苏代表团引发热烈反响,激发澎湃力量。

    魏巧是六位发言代表中唯一一位女代表,她围绕“当好新时代‘新农人’”讲述了自己扎根乡村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带领农民增收致富、振兴乡村的动人故事。

    “很多人都问我,当初你和爱人为什么辞去北京的好工作回乡务农?说起来还真要感谢总书记。”魏巧在发言中回溯道,“2014年12月的一个深夜,一直从事农机服务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父亲给我打来电话,‘今天看了总书记视察镇江的新闻,总书记高度赞扬了农业专家赵亚夫,你们两口子都是学农业的知识分子,希望你们能回来接我的班,像赵老一样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父亲一席话也让魏巧和爱人认定,“把自己参与研究的成果亲手播撒到家乡田地里,会有不一样的精彩”。

    魏巧介绍,有了科技的“加持”,农场和合作社越办越好:种植了2万多亩水稻,亩产1100斤,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探索的大田数字化种植模式,对农场实行数字化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确保了稳产高产。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进数字生态农场建设,集成推广数字农业、物联网、无人农机等,继续沿着总书记指出的现代高效农业这条致富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魏巧信心满满。

    “总书记说,像魏巧同志这样种水稻有什么不好的呢?水稻田本身就是人工的湿地,又净化了空气、又涵养了水源。”魏巧感慨地说,“总书记关心我们经营、收入情况,叮嘱我们守好粮袋子、菜篮子,还鼓励我们有父辈基础、又懂科技,一定能做好一番事业,给予我们无穷的动力。”

    得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镇江市世业镇永茂圩自然村洪家勇一家的故事被收入《习近平走进百姓家》一书,魏巧说:“我们一定要用好这本鲜活教材,带领百姓更加全面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特征,展现巾帼作为、创造巾帼业绩。”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也深深激励着江苏代表团每一位立足岗位、守正创新的女代表。

    “聆听总书记对‘三农’的牵挂与重视,坚定了我们向农业强国迈进的信心,更为我们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一直萦绕在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开心田园生态农场总经理孙春梅的心头。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同样作为返乡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孙春梅表示,自己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吸引、带动更多爱农村、爱农业的青年人返乡投身新农村建设,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进程中发挥“半边天”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要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

    “加强基层治理,就是要更好地为人民谋幸福。”全国人大代表、连云港市海州区新坝镇小荡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徐瑶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近年来,小荡村积极引导党员参与农村基层治理、发挥带头作用,同时吸纳支部书记、社区医生、民警、志愿者、网格员等加入“网格+志愿队伍”,实现了“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网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一老一幼服务”,徐瑶特别向记者介绍:“我们以妇女儿童为关注重点,在村里开展‘一户一策’微关爱活动,组建关爱小组关注留守儿童、困境妇女,面向困境家庭提供精准服务。”

    “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兜牢民生底线,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让每个妇女儿童都沐浴在幸福阳光里!”徐瑶满怀信心地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