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女界 PDF版下载

版面: 女界

兴粮节粮,有我巾帼力量

——女代表委员聚焦粮食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峰

    “守住耕地红线”“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中”——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粮食生产,让参加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委员尤感重任在肩,她们聚焦粮食问题,围绕种粮兴粮、爱粮节粮如何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纷纷建言献策。

    广阔天地种好粮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增城星级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沈燕芬是名“90后”,大学毕业后返乡接过了父亲手中的农机合作社,在沈燕芬姐弟的努力下,大片荒地变良田,成功实现复耕。目前,联合社一年服务面积超10万亩,服务农户超4000户。

    “联合社并不着急扩大规模和面积,将更关注优化农业托管服务的整体方案,统一作业标准。”今年全国两会,沈燕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为广大农户的生产效益提升、多产稻谷做出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市雨朵镇党委书记付庆梅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黔西市是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雨朵镇蒿枝村的韭菜种植基地还是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姐妹们的付出功不可没。”

    付庆梅介绍,雨朵镇成立了农业生产工作专班,大力发展稻油轮作(水稻和油菜轮作),粮油轮作(高粱、玉米和油菜轮作),极大提升了土地利用率。

    “我们还积极争资争项,扎实做好旱改水和新增耕地的改造任务,进一步增加农田和耕地的指标,扩大耕地面积。”曾获评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付庆梅说,老百姓手中有粮的那份踏实感,她最清楚不过。

    科技进步增产量

    “这次大会,围绕着粮食安全,我带来三个建议。”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营口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韩秋香说话柔和但底气足,“一是加强东北三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建议,二是关于维护国家饲料粮供给安全的建议,三是建议加快小型农机现代化,给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营口,韩秋香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专项,相关关键技术已成功推广应用。“这是一个增产的技术体系,尤其针对我们辽南沿海地区土壤盐碱贫瘠的产能障碍而设计,每亩约能增产80千克粮食。”

    “粮食在产前、产中、产后很多环节都能够影响产量,比如种子资源的创新、生物技术的改良,能促进产量的提升。”韩秋香的专业性毋庸置疑,“再有就是我们国家还有很多边际土地,尽管它不在耕地红线之内,但可以利用技术进行改良、耕作。”

    韩秋香来自农业科技领域,走田间地头、坐百姓炕头已经成为她多年来坚持的履职工作方法和追求。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她提出有关农业建议达22条,均得到国家部委肯定性回复。

    爱粮节粮减损耗

    韩秋香还是一位让孩子尊敬的好母亲。“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形成珍惜粮食的良好习惯。”韩秋香说。

    “种粮兴粮、爱粮节粮,妇联组织大有可为。”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妇联主席刘文萍介绍,一直以来,河北省妇联高度关注粮食安全问题,引导妇女做产粮兴粮的参与者和爱粮节粮的践行者。全省各级妇联也持续开展“巾帼兴粮节粮,大手拉小手”等主题宣传活动。“此外,我们还成立巾帼科技志愿服务队,鼓励女科技工作者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做技术指导,助力提升农业产量,累计开展巾帼科技助农直通车400余次。鼓励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妇联组织要团结引领广大妇女,支持她们在粮食产业链上充分发挥作用,发展粮食生产,推进乡村振兴,不仅要减少田间地头损耗,还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从种粮兴粮到爱粮节粮,发挥妇女的‘半边天’作用,带动家庭和社会珍惜粮食,为饭碗盛装更多中国粮食贡献巾帼力量。”刘文萍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