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姜军旗
2021年3月6日,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出席政协联组会时,向女同胞们致以节日祝贺、美好祝福。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妇女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做敢于追梦的奋斗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两年来,广大女代表委员牢记总书记谆谆嘱托和殷切希望,同亿万妇女一起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贡献“半边天”力量。
2023年阳春三月,全国两会大幕再度开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重要时刻召开的盛会上,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走近女代表委员,听她们讲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奋斗故事”。
巾帼芳华闪耀新征程
“很荣幸当选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与全国各行业的妇女代表共商国是,同绘发展蓝图,这是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我倍感自豪。”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中的一名“新兵”,中国兵器淮海集团淮海研究院主任设计师王飞言语中满是激动。
王飞数十年扎根兵工科研一线,埋头苦干,不断钻研,用一个个科技成果践行着自己的初心,用默默耕耘弘扬一代代兵工人的工匠精神。多年来,她参与国家多项重点型号武器装备的研制开发工作并担任骨干科研人员,为增强国防实力作出了突出贡献。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王飞表示,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刻苦钻研,用光辉的业绩回馈伟大的时代。“当好人民满意的人大代表,用工匠精神续写兵工人的传奇。”
全国人大代表、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孙景南被外国专家称作“东方女焊神”。30多年来,在普速铁路客车、复兴号动车组等总计30多种车辆的车体焊接工作中,孙景南在焊花迸发中淬炼匠心,成长为行业知名焊接专家,为中国铁路发展贡献光和热。
“作为一名来自一线的产业工人代表,有幸再次当选,非常激动,但同时也感到肩头的责任更重。”连续两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孙景南感到“肩上的担子比手中的焊枪还要重得多”。
1990年,油漆专业毕业的孙景南到浦镇公司实习。一次偶然的机会,被焊花飞舞的电焊工作业场景吸引。在别人怀疑的眼光中,孙景南从油漆工转岗电焊工。如今的孙景南已是中车首席技能专家,是铺镇车辆厂600多名焊工的带头人。以她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也成为一线焊接员工技能提升的“黄埔军校”。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交通强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相关的内容,让孙景南很是振奋。“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座和关键引擎。今后,我将牢记总书记嘱托,立足岗位,为中国高铁更快发展努力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点滴之光汇聚文明新风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追求积极向上、文明高尚的生活,促进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中国好人、新乡市糖业烟酒公司党委书记买世蕊说。
在河南新乡,买世蕊家喻户晓。她是出了名的好媳妇,孝顺公婆、邻里和睦,一家三代传递好人精神,传承文明风尚,“全国最美家庭”“全国文明家庭”……全家屡获殊荣。买世蕊是别人眼里的“好人”,扶危济困,热心公益,30多年来,她为100多名老荣军、老红军、特一等伤残军人提供生活服务,开办“世蕊爱心班”,资助800多名山区困难失学女童和农村留守儿童重返校园,自费为50多名孤寡老人养老送终……
作为“新乡市世蕊爱心团队”负责人、新乡市创建文明城市代言人,买世蕊带领团队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影响和带动了社会各界十余万人加入公益行列。
“文明新风不是‘一阵风’,应该成为‘四季风’。”担任各级人大代表近40年,买世蕊坚持走进校园,通过自己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女性是倡导社会文明风尚的重要力量,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更是承担着重要角色。”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马东平曾担任甘肃省妇联挂职副主席,今年她提交了《关于推进出台治理高价彩礼相关法律法规的提案》。
作为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专家,马东平近年来一直围绕关于地方治理高价彩礼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进行调研,以此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涵养乡风文明,提升社会治理成效。
“没有名义委员,只有责任委员。”连续两届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马东平,谈到过去五年的履职心得时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就要深入实际察民情,倾听人民呼声,反映人民诉求,集中人民智慧,把委员作业写在中华大地上。”
奋斗成就出彩人生
“走不出去,家就是世界;走出去,世界就是家。”很难想象,全国人大代表马金莲7年前还是一个围着锅台、老公、孩子转的“三转婆姨”。
2016年,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薛村镇小成村的马金莲报名参加了第一期吕梁山护工培训。起初家里人都不同意她出去打工挣钱,憋足了劲儿的马金莲以优异的表现结业,并顺利签约北京一家家政公司,成为一名家政女工。
走出大山,开阔了眼界的马金莲经过实践,了解到家政服务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便拿出所有务工积蓄,又贷款5万元,创办家政公司和培训学校,帮助更多像她一样的吕梁山姐妹走出大山,就业增收。
如今,马金莲已经培训吕梁山护工5000余人,累计实现就业3000多人。2019年底,她又贷款260多万元,将自家村里的房子改扩建成有40张床位的养老服务中心,让17名员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2020年,马金莲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2021年,马金莲当选小成村村委会主任。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接踵而至,马金莲觉得“肩上责任更重了”。“不仅要解决养老问题,更要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
马金莲告诉记者,由她极力推进的旱地朝天椒蔬菜大棚今年已经进入收获期。“下一步的想法是,带领村民将我们村打造成美丽乡村示范村。”
“5年前初次当选时,只有初中文化的我压力巨大。”两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江苏常州老三集团样衣部部长李承霞,还是全国劳动模范、江苏省优秀农民工。从最初流水线上的辅助工到高级技师,到管理岗位,再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李承霞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她用20年坚守,执着生动诠释了“技术改变人生、努力成就未来”这句话。
如今,依托“李承霞劳模工作室”这一平台,李承霞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总结的最简单最实用的操作方法传授给更多的年轻工友,帮助他们提升操作技术,实现人生梦想。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将继续加强学习,立足岗位建新功,为民尽责履职,在新征程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李承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