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黄婷
提起“小镇女性”,很多人可能觉得她们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事实似乎也是如此,她们从少女成为妻子和母亲,带大自己的孩子,又带大孙辈,不知疲惫,也无怨无悔。她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小镇,既操持家务,也赚钱养家,从没有将目光放在自己身上。她们随处可见,以至于我们都已习以为常,地方志没有有关她们的记载,她们也觉得自己没有值得书写的地方。
《盐镇》写的便是这些小镇女性的故事。2021年,易小荷回到故乡四川自贡,在家乡的陌生小镇,远离喧嚣的大城市和社交圈,待了一年多的时间,深入当地的生活,写了十二位女性的故事,完成了《盐镇》这本书。
“这些人不是历史的素材,她们就是历史本身。”在历史学家罗新看来,今天的历史和传统帝王将相的历史已经很不一样。当我们开始把眼睛、耳朵和情感靠向普通人的时候,历史观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的历史开始了真正可能。他认为,易小荷的《盐镇》是一个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作家关注我们视而不见的人的写作。
易小荷写作《盐镇》的缘起,要从她多年的记者生涯谈起。在当记者时,易小荷便喜欢观察人的故事,尤为关注大家不关注的细节。最早做体育记者采访NBA时,当所有人都在写火箭队的吉祥物“火箭熊”如何会与现场观众互动、临机反应有多好的欢乐故事时,易小荷却留意到“火箭熊”一个人默默走到球员通道尽头取下头套,而头套之下,她看到的是一个疲惫不堪、满头汗水的中年男人,于是她便写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小丑总是一只眼睛在笑,另外一只眼睛却流着眼泪”。
易小荷曾到被称为麻风岛的广东大襟岛上采访,岛上住着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的麻风病人。为了更好地观察和记录,她专门在岛上住了一晚,写了一篇岛上被截肢的老人无人照顾的相关报道。多年后的一天,在做“骚客文艺”时,有个读者在她写的一篇文章下留言,对她表示感谢,她这才知道,那群患有麻风病的老人因为她写的这篇报道受到关注,被转移到了生活条件更好的地方。
“我记录了一些人,让他们可以被看到,这对我来说是有意义的。”易小荷的微信签名是“孤光一点萤”,她知道,尽管已经离开媒体圈,但做记者的理想情怀,以及心中的那点火光其实一直都在,即使遇到人生挫折,大雨袭来,身上被打湿,那一点点火光,始终肉眼可见,等到雨停的时候,便又可以把它烧起来。于易小荷而言,《盐镇》便是被这把浇不灭的火烧起来的。
2021年,因为“骚客文艺”融资存在困难,觉得自己创业失败了的易小荷写了一篇告别文章,打算停更公众号,用空下来的时间回四川自贡老家写本非虚构作品。对于为什么将写作目光对准乡镇,易小荷说:“上海、纽约、巴黎,这些大城市的生活可能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全中国有4万多个乡镇,有无数广袤的中国地貌是人们并不了解的。”
经过一番选择,易小荷最终来到了离自贡市区不远而她毫不了解的仙市古镇。仙市古镇因盐设镇,因此易小荷将书名取为“盐镇”,“以‘盐’冠镇,同时也寓意人生的滋味”。
具体写镇上的什么故事,易小荷一开始没有头绪。她下意识地想要去关注“城市的人”看不到的东西,比如这里的女性,“她们早就不裹脚了,但在意识深处,她们依然不能像我们一样自由地迈步前行”。
仙市古镇的辖区总人口约为4万,女性占到其中一半,但“她们默默无闻,终其一生被人忽略、被人遗忘”,易小荷想“给这满街的女人做个见证,让她们的悲喜被记录,让她们被听见,被看见”。
尽管不确定自己能否完成这部作品,也不知道写出来有没有人看。但易小荷让自己不要多想,因为“已经没有什么好失去的了”。
易小荷在镇上待的那些时间里,她和不少小镇女性聊过,请她们吃饭,去参加她们的婚宴坝坝宴,也看她们做葬礼的道场,尽一切可能成为她们当中的一员,感受她们的一切,并从中“打捞”出十二位女性的故事,从90岁的陈婆婆到17岁的黄欣怡,以年龄串联为降序,以时代更新为升序,“她们的生活细节几乎涵盖了几十年以来整个小镇的历史”。
在写这本书时,一个出版界的朋友觉得易小荷选的这个题材太小众,没有人会看。易小荷自己也没有抱太多期待。但《盐镇》出版后的受欢迎程度超出了她的预期——新书上架19天,便进行了第二次加印。“没想到会得到这么多人喜欢,我相信它触动了很多关心他人命运的人。”
不少人在看完这本书后问易小荷,能否为书里的人做些什么,易小荷说她的本意是记录和呈现,提供尽可能丰富的信息,让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看到自己想看的事情,而不是把它固定成某一种观点。“我本质上还是一个记者,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更多是将它作为一个样本去观察,然后记录下来。我不是人类学学者,没有田野调查的权威性,像这样结构性的问题不是凭我一己之力可以做到的。”
在她看来,呈现和记录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不一定必然会解决什么问题,“我想我们今天关注她们,不仅是为了了解一点她们的艰难,再发出两声叹息,我希望还可以有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去探究、去追问,究竟是什么束缚住了她们的脚步,并在她们的道路上插满荆棘?”
因此,对于书中的人物,易小荷并不想做道德上的评判,也不想居高临下地说教,因为镇上这些女性教会她的,是每一种生活都有意义。“可能一些像我一样一直在城市生活的人,以局外人的眼光审视这些人的时候,会觉得不可思议,可是他们如果变成了我笔下的人物,也会找到活下去的理由,会继续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并尝试理解自己的生活。”
这也是《盐镇》于易小荷的意义。写这本书时正是她“作为创业失败者,人生中的低谷”,但这些女性的生命和生活某种程度托举了她。“我会觉得我以后也要很认真地吃饭、写作,并重新思考一下我生活的意义。”
而在此之外,这本书也让易小荷对自己的作家身份有了更多底气。易小荷出版过文学作品集《我们是否还拥有灵魂》,也作为主编将“骚客文艺”的公众号文章结集出版,但她还是习惯介绍自己是资深媒体人。“直到写完《盐镇》以后,我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个作家。”
虽然《盐镇》是以女性视角写女性故事,但易小荷一直强调“这不仅仅是给女性,而是给所有人的书”,因为“女性的故事从来都不只是女性本身的故事”。她相信愿意读这本书,读完有共鸣的人,都是对这个世界有怜悯心、同理心,也会关心他人命运的人。“我们替女性说话,只是从女性的侧面反映底层社会的一个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