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佳琦
婚姻含义的转变使得主体意识凸显,恋爱对婚姻缔结的影响加大。在本地婚姻偏好下,农村“80后”“90后”青年的恋爱模式展现出女性强势与男性妥协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女性制定恋爱规则,并对男性进行考验,男性做出调整迎合女性需求,以实现婚姻缔结。婚姻市场的放开和性别失衡加剧了农村青年男性的婚配压力,为避免陷入底层危机,农村青年男性采取单向让渡资源、让渡权利和让渡空间的适应性策略以维持恋爱关系。但是,单方面适应性调整不利于亲密关系的长久和稳定,男女双方要在相互调适的过程中建立起平等的情感关系。
来源:《人口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