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发展周刊·乡村振兴 PDF版下载

版面: 发展周刊·乡村振兴

童子携筐摘榆钱


    找一个榆钱儿最多最厚最嫩的地方,把筐挂到一个粗一些的枝干上,然后或坐或骑或蹲,在榆树之中穿梭……

    ■ 汪志

    “阳春三月麦苗鲜,童子携筐摘榆钱。”每到阳春三月,我就想到了榆钱这种美食。因为每年的三月时光,只要下班回到家,进门就能闻见久违的榆钱饭味道,此时,妻子会给我端来一碗刚蒸熟的榆钱儿饭,那个香呀。

    高大的榆钱树长在道路两旁,进入三月后,榆钱已悄然爬满了树梢,薄薄圆圆嫩嫩青青的榆钱一簇簇地垂着,一树树绿油油的像一串串翠绿色铜钱,一嘟噜一嘟噜的几乎压弯了树枝,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榆钱是榆树的种子,圆圆的,外边缘处薄薄的,中间鼓起来,酷似绿色圆形的钱币,色泽翠绿,气味清香,一簇一簇的,嫩嫩的,甜甜的,带着春天的气息。

    故乡在长江岸边,听八旬母亲讲,在他们那个年代,榆钱儿往往被当成春天青黄不接时的食物,如今生活水平好了,榆钱儿被当成了年年春天被老一辈尝鲜的美食,很多孩子已经很难想象爷爷奶奶那辈人吃榆钱树叶的情景。我老家房前屋后就有好几棵老榆树。儿时,每年春天榆钱儿最鲜嫩的时日,我和母亲便会取出闲了一个季节的梯子和很大的槐条筐,来到榆树下,先把梯子架到榆树的主干上,再一手扶着梯子,一手拎着大筐,悠悠地爬上榆树的最深处,找一个榆钱儿最多最厚最嫩的地方,把筐挂到一个粗一些的枝干上,然后或坐或骑或蹲,在榆树之中穿梭。我那时很小,只能在一旁看着,等长到十几岁后,每年春天,我就爬到榆树上帮母亲摘榆钱儿。

    后来到了北方工作,每到三四月榆树开花的季节,我和妻子抽空便去撸榆钱儿。从小就吃榆钱儿的我,至今仍喜欢这个味道,且越吃越香甜。回家后,妻子先把榆钱倒进水里泡,一个小时后,开始清洗。洗完第一遍,水是黄浊色的,等洗完三遍后,水才渐渐变清了。这时,妻子会抓起一把榆钱仔细查看,见榆钱里没有沙土和杂物时,才捞出来沥干水,准备做白面榆钱饭。把榆钱和白面拌匀放入蒸笼,随着蒸笼里冒出浓浓的白色蒸汽,一股清香甜美的味儿直扑而来。妻子把笼屉取下来,揭开笼盖,出笼的榆钱儿饭金黄松软,清香弥漫。把捣好的蒜切碎撒在上面,泼入一小勺烧热的香油搅匀。我们端着香喷喷的榆钱饭,大快朵颐地吃起来。

    我血糖高,于是每年妻子都用榆钱蒸一些窝头。先将榆钱清洗干净,控干水,然后用食用油拌一拌,这是为了锁住水分、保持颜色鲜绿,再放葱姜末、盐、十三香和面粉混合,捏成窝头,放锅里蒸二十分钟出锅即可。

    榆钱味道可口,营养丰富,有健脾和胃、安神助眠、杀虫消肿、止咳化痰等功效。民间有“宁愿不吃肉,也要吃榆钱”的说法。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