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发展周刊·职业女性 PDF版下载

版面: 发展周刊·职业女性

为生命承重 为健康站岗

——记“全国巾帼文明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


    浙大一院护理团队。 姚洪田/摄

    王华芬接受表彰。 郑钊毅/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肖林鸿

    当作为浙江省卫生健康系统的唯一代表上台接过2023年“全国巾帼文明岗”的奖牌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院长助理、护理部主任王华芬心里百感交集。这项荣誉,承载着姐妹们无数个日夜的辛劳和汗水。

    “这是对浙大一院巾帼文明岗创岗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映射出医院在国家医学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奋发拼搏、矢志创新的浙一精神!”身为巾帼文明岗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对这支奔赴在医院一线的巾帼队伍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厚望。“希望浙一护理人秉承南丁格尔精神,不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不负生命所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巾帼力量!”

    改革创新品质护理

    “庆春院区6号楼6楼A区要改造成隔离病房,下周一开始收住病人。”岗长王华芬在接到医院领导指示后,马上就如何安全转运病人、布置物理隔断、准备防护物品以及抽调护理人员快速组队展开部署。需要多少人,院感问题如何解决,原病房病人如何分流……一个个烦琐的问题摆在面前,事无巨细的王华芬有条不紊地一一化解。

    据悉,浙大一院护理学科是国家重点临床专科,现有护理人员4400余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3%以上。浙大一院护理部巾帼文明岗现有成员40人,均为女性成员,全面负责管理全院护理人员的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该岗以“传天使之爱、展巾帼风采”为口号,致力培养一支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卓越护理团队,打造浙一护理巾帼品牌。

    “8床,张某某,血压70/40mmhg,心率156次/分!”重症监护室(ICU)责任组长陈云飞和主管医生的智能手环发出强烈的“滴滴滴”报警声,团队成员迅速分工,进行抢救。

    借助5G+ICU智能化护理临床角色支持系统,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病情变化,经过紧张激烈的抢救,病人恢复了正常的生命体征。

    这是潘向滢等岗员根据临床面临的“警报疲劳”、人工记录数据易出现错误等痛点,大胆创新,引入智能系统,采取分级分层报警机制实现采集监控、智能预警、动态决策,真正实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从而为危重患者构建更安全的监护环境。

    通过创岗激发科研热情,护理部先后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亚洲质量奖等奖项30项、软件著作权16项。由岗长、副岗长主编出版的6部护理管理规范丛书,发行量达1.8万册,推动资源共享,为全国护理同仁提供标准与借鉴,奋力助推省域卫生健康现代化先行。

    行业引领精准帮扶

    青海、新疆、安徽,浙江景宁、安吉、义乌、海宁……近10年来,浙大一院护理团队帮扶的足迹遍布省内外数十家基层医院。十多名优秀的护理管理者扎根基层,用她们专业的临床技能、丰富的管理经验,带领基层医院的护理管理打开新局面。

    2021年,浙大一院牵手安徽省绩溪县人民医院,挂牌成立浙大一院绩溪分院,持续输送专业医疗人才和技术,为实现共同富裕打好民生基础。王华芬亲自赴绩溪分院考察调研,带领护理团队下沉帮扶,指导绩溪县人民医院的护理工作。

    绩溪县常住人口13万余人,全县范围内无一家具备开展心脏介入手术条件的医院,有介入指征的危重患者需送往60公里以外的黄山市进行治疗,影响治疗时机、增加转运风险。

    “患者80岁高龄,心功能三级,缺血性心肌病,中量心包积液伴胸腔积液……”这是绩溪分院第一例开展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浙大一院护理团队配合医生迅速开始行动,穿上铅衣,着手准备器械和药物。随着冠脉支架的释放打开,球囊的成功撤离,黑白影像显示出病变血管的顺畅血流。

    在省内,浙大一院护理团队的帮扶步伐更是从未停歇。

    几年前,岗员陈黎明初到浙大一院民族分院(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时发现,以往专家门诊分布在各个科室,地点分散,患者找起来较为困难。她把专家门诊集中在同一层同一区域,集中医疗资源,简化看病流程,方便患者就医的同时,也方便专家会诊,减少了患者就医等待时间。

    “要带领一群人树立主动提高服务意识,光靠说教不行。”于是,陈黎明平时一有空,就到门诊参与志愿者活动,用“接地气”的方式,到患者中去,以实际行动作表率,把浙大一院的高质量服务品质真正植入民族分院。

    战“疫”路上冲锋陷阵

    “能力有多大,责任有多大”,作为一支专业精湛的“国家级”护理团队,浙大一院护理部在各类公共卫生事件及重大事件中勇挑重担,屡立战功。

    2022年4月,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浙大一院作为牵头单位紧急组建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队员150人来自省内多家医院各个岗位。岗员赵雪红作为指挥部护理专家,负责整个临港方舱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从方舱医院筹建到启用,从开舱到关舱,赵雪红全身心投入工作。她快速制定了方舱护理工作制度和流程,落实质量督查,问题整改。52天的援沪工作中,医疗队共接管亚定点床位267张,普通舱区床位684张,收治患者近2000人,其中伴有合并症的患者占1/3。其间,护理团队完成采样16万人次,圆满完成驰援任务。

    2022年8月,海南三亚疫情反复,赵雪红再次主动请缨,参加浙江省援琼重症救治医疗队,这也是全国支援三亚唯一一支重症医疗队。赵雪红负责护理管理工作,整建制接管三亚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经过25个日夜奋战,她带领的团队实现全体人员“零感染”,新冠患者“零死亡”的目标。

    上海疫情来临,战斗的号角吹响时,岗员许骁玮披上战袍,毅然出征,作为副领队,她带领252人的援沪核酸采样医疗队在上海坚守整整30天。“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简简单单几个字,需要她电话打到发烫、嗓子说到沙哑;“队伍全方位网格化管理”,需要她事无巨细,一刻不得空;“全面负责防护、后勤物资保障”,需要她一边协调物资,一边为大家舒缓心理压力。

    创一个岗、树一面旗、带一群人,扎根平凡岗位、勇敢“逆行”的浙大一院护理部将继续激扬巾帼之志,在高质量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践行“两个先行”的新征程上再建新功。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