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锦华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发现公公的案头多了很多稿纸与本子,有的本子是他平时看书时读到好文好句的摘抄,有的是他平时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随笔,时间长了,居然在书桌上占据了一角。公公从农业中学肄业,上学时就喜欢与同学们一起写样板戏,大家一起排练演出,写作是他一直以来的爱好。年轻时忙于养家糊口,没有时间写,现在退休了,他没有赋闲虚度,而是锄头不丢,笔耕不辍,年逾八十每天早上还去荷塘里摘莲蓬,捞薸养鸡鸭,归来洗手做文章,生活充实而快乐,心情愉悦而向上。
我们在整理诗稿的过程中,重温了老人的人生经历,感受到他迎难而上的精神、老而弥坚的斗志以及对亲友的深情和对晚辈的厚望。这对我们而言,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而对我们的子女而言,更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先生读后不禁有感而发:“耕为养口,读为养心,父亲此生,二事始终,从不辍断。笔耕无图,写诗自娱,重生忘年,建言留墨。以诗记事,可忆可鉴。亲友恳望,内人附和。吾兄题名,《贤咏集》成。耕读传家,子孙榜样。书香盈室,家风淳朴。老父自谦,俗句非诗。本人读之,此乃精粮。似俗实雅,不可不留。小之家事,大为世观,民间实史,妙趣横生,非造作之文也。”
给公公出一本诗集的念头,最初来源于好友的建议,后来变成了全家人的共识。感谢大诗人艾青的夫人、九旬诗人高瑛先生题写书名。所有这些,都是对我公公创作的肯定与鼓励,我们铭记于心。
(《贤咏集》,2022年12月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本次刊登两篇跋的作者刘景萍系汤世贤先生大儿媳,卢锦华系汤世贤先生小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