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宏艳
歌曲《孤勇者》火遍网上网下、国内国外。据统计,这支主题曲2021年11月发布,到2022年8月在抖音平台就有近1300万用户使用它作背景音乐, B站的播放量也近4000万次。在大街小巷、校园内外,都能听到小学生哼唱这首歌,甚至幼儿园小朋友也在唱,被称为儿童“神曲”。而且,中意双语版《孤勇者》已经出现,有人戏言《孤勇者》可能成为国际儿童歌曲。
《孤勇者》成为神曲级别的“儿歌”是一种文化现象。网络游戏、EDG夺冠、动画片、短视频、流行音乐……无论哪一个元素青少年都是主流群体。这些外部因素都是成就《孤勇者》的重要原因。了解《孤勇者》,也许可以成为成年人了解儿童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
结合调查与访谈发现,《孤勇者》隐藏着儿童成长不可缺少的四种营养素,恰好契合了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成长需求,我们不妨概括为四个关键词——
英雄。《孤勇者》的歌词宣传了英雄情怀。少年儿童非常崇尚英雄气概,说明他们对磨炼、奋斗、成长、跨越等体验有强烈的心理需求,其内心深处不仅需要甜蜜温暖呵护,还需要吃苦、历练、蜕变,这些经历将引领他们豪迈万丈地追随伟大与荣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6省市近4600名少年儿童的调查发现,中小学生排名前10位的榜样类型分别为父母、老师、运动员、同学朋友等同龄人、英雄或功勋、科学家、歌手、演员、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政治军事人物。可见,少年儿童崇拜英雄、愿意把英雄作为榜样。
平凡。《孤勇者》宣传的是平凡英雄。歌词里有三句较为经典——“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最后一句更广为流传。这些榜样可能有缺点,或许不完美,并没有华丽装饰,但是这就是当代少年儿童所爱的、平凡的、贴近生活的英雄,因为平凡才与少年儿童心的距离更近,才更易于被孩子们学习和效仿。从少年儿童列出的榜样类型也可以看出,父母、教师、同龄人等平凡人是少年儿童更期待的榜样类型。
接纳。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少年儿童渴望平等,但又常常生活在“一代不如一代”的评价中,这使他们在自我接纳上存在很大偏差。2020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1万多名少年儿童的调查发现,当代少年儿童对自身的健康、学习、性格、体型、相貌等满意度均不高。如对健康很满意的比例为56.4%,不满意为8.1%;对性格很满意的比例为44.6%,不满意为11.6%;对相貌体型很满意的比例为39.5%,不满意为14.8%;对学习很满意的比例为20.9%,不满意为26.0%。因此,少年儿童特别希望被成人世界认可与接纳。《孤勇者》中“爱你和我那么像,缺口都一样”这句歌词深得少年儿童喜爱,他们喜欢的就是“和我那么像”的英雄,这既是少年儿童认同榜样、希望与榜样缩短距离的心理需求,也是少年儿童希望他们自身得到社会认可与接纳的内心真实写照。
梦想。在《孤勇者》里多次提到“最卑微的梦”“最孤高的梦”。即使是小人物也有梦想,这梦想也许很卑微,也许与众不同到孤高。除了梦想还洋溢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因此《孤勇者》也被称为“儿童战歌”。成长成才需要梦想,实现梦想需要勇气,这既是儿童成长必需的精神支持,也是他们渴望成年人给予的帮助。
《孤勇者》在儿童中火爆,家长和教师要善于用好其中包含的四味营养素,加以引导。
精神世界要有英雄榜样引领。教育者要善于将少年儿童的英雄情怀落实到具体的英雄形象上,同时把英雄精神与内涵形象化、具体化,更易于孩子们理解和学习。《孤勇者》对英雄有很具体的描述,如一个人敢在黑暗小巷行走,遇到困境敢于对抗。我们对少年儿童进行榜样、英雄教育时,就要带领孩子们理解英雄等的精神,把英雄、榜样的精神具象化。所以,一定要给少年儿童讲好英雄故事、红色故事,要把英雄的故事儿童化,使英雄精神通过故事、歌曲、视频、诗歌等形式展现在孩子们眼前,从而使少年儿童受到英雄精神的感召与鼓舞。
孩子需要接地气的榜样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还要找到英雄模范与孩子链接的桥梁,这就是平凡。英雄的事迹高大上,但是英雄的成长一定有很多平凡小事,因此,将英雄教育、榜样教育故事化、儿童化,贴近儿童生活,讲英雄、先锋从平凡到伟大的故事。此外,孩子们还需要身边的英雄与榜样。问小学生认为谁是孤勇者里提到的英雄,孩子们说是防疫人员、医生护士、森林卫士,还有的说是自己的妈妈……可见,孩子对英雄的理解非常贴近生活。因此,为孩子树立的榜样要贴近生活,要在平凡中见伟大。
成长的路上要接纳不完美。从学习先锋到成为先锋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个过程就是成长。长大成人的路上磕磕绊绊,一定会有不如人意的过程。如果缺少自我接纳和社会接纳,孩子就会失去努力实现梦想的勇气。成年人要接纳孩子成长中的不完美,多鼓励、多支持,少埋怨、少指责。这样才能使儿童更加悦纳自己,更有自信面对生活和学习的挑战。因此,为少年儿童选树榜样也不要追求完美,有“缺口”的榜样让孩子感到“和我那么像”,会更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每一个梦想都值得尊重。成长中有目标才能更好地去奋斗,这个目标就是每个人的梦想。梦想有大有小,都一样值得尊敬和鼓励。家长和教师等成年人要多鼓励孩子树立理想,即使孩子的理想听起来不那么远大,只要方向正确就要加以肯定。在肯定的前提下多加引导,把孩子的小梦想引导到志存高远上来。成年人要做好孩子的筑梦人,要让孩子知道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尊重孩子的个性,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提升孩子的能力,帮孩子找好梦想与现实的结合点,从而打牢梦想根基。
(本文系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新时代少年儿童政治引领机理与方法研究”阶段性成果(22TZTSKA001)
(作者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