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新女学周刊 理论 PDF版下载

版面: 新女学周刊 理论

“家和智联”的创新价值、局限及促进策略


    ·编者按· 

    近年来,家庭矛盾问题增多且日益复杂化,部分地区的家庭矛盾占社会矛盾总量的60%以上,一些家庭矛盾“民转刑”甚至引发恶性案件。鉴于此,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于2020年推行“家和智联”,继承了中国治理文化中家户制这一本源性传统,并创造性地进行了现代性转化。经过两年的实践,“家和智联”逐渐引起关注。本文基于富阳探索,分析了“家和智联”的创新价值及局限,并就家事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 贺华丽 卢福营

    近年来,家庭矛盾问题增多且日益复杂化,部分地区的家庭矛盾占社会矛盾总量的60%以上,一些家庭矛盾“民转刑”甚至引发恶性案件。鉴于此,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于2020年推行“家和智联”,实施家事服务创新。本文基于富阳探索,分析了“家和智联”的创新价值及局限,并就家事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家和智联”的创新价值

    首先,体现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共同性的创新。

    强调“联动”功能,构建党建引领的多元协同服务体系。“家和智联”的重点在“联动”。由政法委、妇联牵头,调动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家庭等多元主体,共同实施家庭矛盾化解和困难扶助,形成了多层级、多类型的联动服务格局。打破了分工分立、各自为政的“碎片化”管理服务,实质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多元共治的实现形式。

    重视“数智”价值,探索数智化家事服务模式。“家和智联”关键在“数智”。自觉运用数智技术赋能家事服务,建立了全域家庭数据库,研发了“家和智联”数智平台和“家和码”管理机制。依托数智平台,建立上报日志、反馈机制、考评机制、留痕机制,实现家事服务可视化、流程化管理。

    其次,体现富阳区家事服务特殊性的创新。

    突出“家庭”地位,创新以家庭为单元的基层治理方式。“家和智联”的核心在“家庭”。突出家庭单元。将基层治理单元从村委会、网格等下沉到家庭,突出家庭这一具体治理场域。摸清家庭底数。以共同居住为标准,摸清全域“家庭”底数。截至2022年11月,共摸排家庭数282391户。重在家事服务。将家庭矛盾问题分为情感、经济、邻里等七类,针对性开展服务。截至2022年11月,一线采集家事信息累计20893条,公安等8个部门推送家事纠纷信息35357条。意在家庭和睦。“家和智联”的目的在于以维护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据调查分析,2022年11月全区“家和率”达97.18%。可以说,“家和智联”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重新“找回”了家庭,拓展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空间。

    选择“主动”方式,尝试家事服务新形式。“家和智联”的亮点在“主动”。改变“坐等上门”等“被动”服务,主动地去发现家庭矛盾问题,主动地“治已病、防未病、控复病”。主动服务不仅是服务方式的转变,而且转换了基层工作理念、锻炼了服务者能力,密切了干群关系。

    追求“精准”目标,促进家事服务精准化。“家和智联”的要点在“精准”。建立守法、平安、和谐三类指数和相应标准给每个家庭赋分赋码,精准定位和动态调整家事等级和家庭码。90分以上为绿码,60分—90分为黄码,60分以下为红码。不同家事等级家庭实行差异化管理服务,特别是对红、黄码家庭采取“一户一策”、分类分级的精准服务。

    “家和智联”家事服务创新的局限

    “家和智联”是一项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正处于探索和尝试过程中。理性分析,这项创新存在以下局限。

    首先,创新认知与定位的局限。

    家事认定标准不明确。哪些家事会影响家庭和谐?影响程度如何?管理服务聚焦于业已影响家庭和谐的家事抑或可能影响家庭和谐的家事?缺乏明确具体的可操作性标准。

    家事管理权的疑虑。家事是否完全属于私事?公权力可否介入家事?党政开展家事管理服务是否越权、越位?对这些问题的犹豫和忧虑,致使“家和智联”平台在相对隐秘的状态下运行,数智共享功能受到限制。

    主动服务的片面。家庭矛盾问题复杂且具有隐私性。通过上门走访等方式主动采集信息并积极应对,难以完全、及时、精准地发现和解决矛盾问题,影响了对真实需求的了解。

    其次,家事服务体系的局限。

    服务主体结构不合理。“家和智联”构建的区—乡镇(街道)—村纵向体系源自传统的科层制结构,习惯于通过层层上报、层层审批、层层下达的方式推动家事服务。容易形成形式主义、痕迹主义等问题,影响治理有效性。

    服务资源和方式单一。“家和智联”服务资源基本依赖政府投入,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全县只链接了“百姓幸福家庭服务中心”一家社会组织,家庭自治资源没有充分激活。服务方式以矛盾调解和困难帮扶为主,道德、情感、法治等服务手段应用较少。

    服务对象受限。“家和智联”开展的家事服务,受益面有限,家庭数据库的功能得不到有效利用。

    最后,家事服务能力的局限。

    公共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如网格员、妇联主席显现出多方面的能力挑战。有些表示信息的据实采集非常不容易,有些对“家和智联”中异常家事的清晰描述存在困难,有些则缺乏与异常家庭开展沟通的能力。

    专业服务能力相对缺乏。“现在‘家和智联’把家事集聚起来了,但怎么把这些问题解开,缺乏配套资源。我也想帮助这些家庭,但富阳区哪些专业资源可以给我们使用?”显然,家事专业组织和人才资源的短缺,限制了“家和智联”治理效能最大化。

    自我服务能力相对不足。“家和智联”在强调政府和社会对家事提供服务的同时,未能充分认识到家事服务过程中家庭成员的力量,家庭自我服务能力没有得到充分激发。

    促进“家和智联”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家和智联”继承了中国治理文化中家户制这一本源性传统,并创造性地进行了现代性转化。当前针对以上局限,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首先,合理定位家事服务。

    合理定位家事服务中的家庭。明确家庭在家事服务中具有基础地位。家事服务中家庭应当扮演好内部整合和自我服务的角色。明确家庭是可以适度介入的对象。公权力和社会力量有必要适当介入家庭和家事,但应当有边界。

    科学选择家事服务的方式。将主动服务与被动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既做好“我要服务”,又加强“要我服务”。积极探索不同情况下有效的方式,因事制宜,实现家事服务的绩效最优。

    其次,建构家事服务“四四”体系。

    党、政府、家庭、社会“四方联动”,建构党领导的多元共治体系。特别需要更好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

    德治、法治、智治、情治“四治融合”,建构多种方式并重的服务模式。既要根据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普遍性,强调德治、法治、智治;又要根据家事的特殊性,突出“情治”的功能和价值。

    国家资源、集体资源、社会资源、家庭资源“四资共用”,建构多种资源共用的资源调动与传输方式。

    生产性家事与生活性家事、问题型家事与需求型家事“四事统一”,建构多种事务相统一的综合性服务场景和服务机制。

    最后,提升家事服务能力。

    提高家庭自我服务能力。借助有效的家风建设和家庭教育,养育良好家风,增强家庭内部整合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不断提高家庭成员的数智素养、心理素养、沟通能力等,增强家庭自身的家事服务能力。

    增强国家和社会的服务能力。加强家事服务队伍建设。配足配对家事服务人员,建构一支数量充足、素养适合的家事服务专门队伍;加强家事专业服务能力。有计划地培育和引进一批家事专业性社会组织和服务人才,积极链接各类媒体、高校等专业资源,赋能家事服务;加强家事服务数智赋能。不断完善家事服务数智系统,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让家庭数据充分运转起来,充分发掘平台系统的增值效应。

    (贺华丽为浙江省妇女干部学校副教授,卢福营为杭州师范大学家庭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教授)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