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妇女工作 PDF版下载

版面: 妇女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发布《基层执委作用发挥情况问卷调查报告》

基层执委数量显著增多 队伍结构呈现多样化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永钦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一项专门针对基层妇联执委的调研报告显示,内蒙古各级妇联组织基层执委队伍数量显著增多,力量空前壮大;执委队伍结构呈现多样化;执委履职制度和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妇女群众对执委发挥作用较为满意;党政领导对妇联工作重要性和认可度显著提高。

    基层执委数量显著增多,力量空前壮大

    近年来,内蒙古以土右旗为试点,创新突破苏木乡镇街道妇联“区域化”改革。全旗建妇联组织300余个,乡村两级妇联队伍分别达到136人和880人,是改革前妇联干部人数的近5倍。改革突破了传统的组织架构和服务模式,将妇联的组织链条和工作触角,由街道机关向街道全区域延伸,开创了辖区内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新格局。

    2016年9月,全国妇联在土右旗召开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创新推进会,并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妇联系统中推广经验。如今,内蒙古通过改革,全区苏木乡镇、街道社区、嘎查村妇联共选举产生了10万多名执委,全区各级妇联共有兼职挂职主席、副主席2.6万人,较之前的妇联干部队伍增加了10倍之多,其中200多名苏木乡镇妇联主席实现了专职化,并担任苏木乡镇副科级实职岗位或享受副科级待遇,进入党委班子;近千名嘎查村社区妇联主席实现了专职化。

    广泛吸纳新领域成员,执委队伍结构呈现多样化

    此次调研对象涉及五个盟市的五个旗县。从调研结果看,内蒙古基层妇联执委涉及各领域、各行业,来源广泛的执委队伍基本形成。其中,社区工作人员占35.5%,执委年龄结构以41至50岁为中坚力量。改革打破了身份界限和行业分割,最大限度地把各方面的优秀女性吸纳进来。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基层妇联,组建妇女小组420个,各类巾帼志愿者服务队570个,近万名妇女参与,通过微信、微博、妇联通等载体,线上线下共联系妇女群众6万余人,占全县妇女人口的一半。

    2022年以来,内蒙古不断深化组织建设改革“破难行动”,直接指导内蒙古建筑行业协会、呼和浩特市邮政快递行业成立妇联,持续推动妇联组织向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媒体行业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其他新领域拓展,已建各类妇联组织4412个,其中年内新增712个。

    妇女群众对执委发挥作用较为满意

    调查发现,八成以上妇女对基层执委满意,妇女群众认为妇联执委工作有成效的达83.5%。认同妇联是“娘家人”的占97%。

    七成妇女群众认为执委作用大。妇女群众对服务效果、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满意度分别达77.2%、78.3%和77.5%,超过半数的妇女群众表示,过去一年参与过妇联组织的活动,91.6%的执委对于基层妇联组织改革的具体内容比较了解,80%的受访群众认为执委履职情况比较积极。以上数据表明,妇女群众对妇联改革和妇联执委作用发挥情况较为满意。

    超过八成的苏木乡镇将妇联工作纳入党建年终目标考核

    在启动新一轮嘎查村、社区换届工作中,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做好全区嘎查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要求“优化性别结构,坚持‘专职专选’,保证每个嘎查村、社区‘两委’班子中至少有1名妇女成员”,顺利完成100%的嘎查村(社区)“两委”班子中至少有一名妇女成员;100%的妇联主席进入村(社区)“两委”。目前,全区村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达到33.11%,村委会女主任比例9.21%,分别比上届提高了2.89%和5.16%。截至2021年5月,全区11079个嘎查村和2517个社区妇联全部完成换届工作,嘎查村和社区妇联执委达到9.4万人。

    从个案调查来看,77.1%的党政领导对基层妇联改革的具体内容比较了解,乡镇党委经常听取妇联工作汇报,超过八成的苏木乡镇已将妇联工作纳入党建年终目标考核。基层党委、党支部把“妇女之家”建设纳入基层党建规划的占89%。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