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学生实习当生意
前不久,湖南衡阳某学院一名女学生在网络上发布求救信,称其2021年6月进入校企合作单位实习,后被企业领导性侵并怀孕。目前,当地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近年来,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被安排过重工作、流水线工作、与工作无关的事项,得不到相应报酬,甚至被侵犯的情况屡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实习是学生加强社会锻炼、提升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少数职业院校打着“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旗号,以各种强制手段让学生成了廉价劳动力。究其原因还是违法成本低、法律责任不明确、缺乏监察执法的督促机制等。实习不是生意,只有真正明确法律责任,有一起查一起、查一起治一校,才能杜绝其在实习生身上牟利,真正保障实习生的合法权益。
“妈妈岗”助力育龄女性灵活就业
日前,广东省人社厅针对“妈妈岗”发布了《关于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促进妇女就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鼓励用人单位拿出部分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用于“妈妈岗”设置,鼓励引导“妈妈岗”实行灵活上班和弹性工作的方式。并就“开发‘妈妈岗’岗位”“加强‘妈妈岗’就业服务”“加强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设置“妈妈岗”是多赢之举,既拓展了育龄妇女就业空间,也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题,同时对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发挥了独特作用。作为近年来兴起的就业模式,如何进一步规范、引导及帮助“妈妈岗”推广落实,相关部门应当在政策支持、完善机制上下真功夫,让有需求的妇女愿意加入“妈妈岗”。
探店变“探钱” “真实”岂能成生意
“不能错过的宝藏店铺”“味道绝绝子”“美食界天花板”……近年来,一些网络社交平台兴起博主探店模式,博主将自己在餐馆、旅馆、景点的消费体验在网上发布,有的博主将消费过程现场直播,吸引其他人前往消费。但与此同时,虚假推荐、数据造假、恶意差评等乱象,令消费者和商家叫苦不迭。
如今,探店博主已然成为这两年热度颇高的新兴职业,然而火热背后却是行业的不加约束,野蛮生长。虚假推荐、数据造假、恶意差评等乱象,让探店变成了“探钱”,影响了行业生态,扰乱了市场秩序。原本因为“真实”体验而受到关注,却因频频翻车透支了自身的信誉,最后只能作茧自缚,须知只有真诚才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唯一途径。
帮扶重点群体就业“一个也不能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为帮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就业群体就业,在南宁人力资源市场开设了“找不到工”反映窗口,提供招聘岗位信息推送、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见习引导等服务。截至目前,南宁市已设立“找不到工”反映窗口54个,帮助登记“找不到工”诉求的求职者1964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要持续关注重点群体的就业需求,要围绕各类重点就业群体,推出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扶持政策,帮助他们“好就业”“就好业”。“找不到工”窗口是地方政府创新举措实现充分就业的有效手段,为就业群体提供了一个安心就业的务工渠道,还能有效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是一种双向互赢的善举,值得推广。
张明芳 整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