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贾莹莹
“青春的选择,是抓住知行合一的机遇,是为改变而勇敢尝试,是用奋斗开创一片新天地。”回想起将七载青春与汗水洒落在神州北极广袤大地上,李思瑶既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辛苦,又品味到了不负青春不负卿的甘甜。
从黑龙江牡丹江师范大学毕业后,李思瑶没将眼光投向繁华的大都市,而是通过选调生考试来到中国最北的城市漠河成了一名“北漂”。全情的投入和干练的工作作风让她快速成长,到最基层注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成为她最大的梦想。
作为“90后”小镇党委书记,李思瑶始终将百姓的幸福放在心上,她确立了“身在最基层,服务不断层”的古莲党建品牌,牢记民生无小事,竭尽全力地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短短两年时间就成了百姓交口称赞的“小书记”。她用青春与坚守践行“心向党中央,追梦最北方”的坚定信念。
政企融合,双向奔赴
古莲镇位于漠河市的西南部,是“五六火灾”的起火点。近年来,古莲镇铭记历史,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将爱国情怀注入新时代奋斗精神构筑经济发展合力,在李思瑶的带领下,叩响了建设活力古莲、大美古莲、魅力古莲的“发令枪”。
古莲镇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不仅是漠河机场的所在地,还是规模企业的聚集点,因此李思瑶扩大政府服务外延,不仅服务民生还服务企业。她搭建了社区网格化一体化平台和政企融合一体化服务平台。在政企融合体制之下,充分发挥企业能动性,推动企业服务社会,积极投身路面铺设、巷道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中,为百姓带来了实惠。同时政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助力企业发展。李思瑶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以前古莲镇到漠河的公交车费用是7元,现在下调至5元,减轻了百姓和在企业上班的职工交通成本。
此外,李思瑶还提出实施联盟“聚力”工程,成立古莲镇、古莲河露天煤矿、古莲林场党建联合体。以创城为契机,通过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宣传展示古莲形象。广泛发动志愿者、网格员、在职党员干部深入公共场所、居民小区,派发创城倡议书、居民公约等资料1000余份,教育引导居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利用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的办公优势,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沟通,形成“创城为我、我要创城”的思想意识。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身在最基层,服务不断层”,为了能让服务真正落到基层,李思瑶到任后要求全镇干部职工人手一本“民情日记”,通过写好“民情日记”、办好民生实事,让民情在一线掌握、民困在一线解决、民忧在一线化解。除了民情日记,各级干部手中还要有一本台账,全面摸清古莲镇的人口底数,所有居民房屋状况、居住状况全部登记在册。
这种全覆盖、零死角的工作思路为平安古莲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疫情期间,古莲镇排查了包括居民和企业职工在内的2000余人,发现有前科的矿企职工13人,一名可疑人员。经与公安部门核实,在干群紧密配合下,成功将该犯罪嫌疑人抓获。
与群众面对面才能知道他们的所思所盼,为此李思瑶带领全镇干部下沉网格,采用台账式管理、清单式销号办实事,实现了党建联系点在全镇有效覆盖。走出去,也要请进来。从就任古莲镇开始,李思瑶就在镇政府设立了领导班子接待日,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轮岗值班24小时在岗,制定谁接访谁负责制度,高效、快速地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
此外,李思瑶还在古莲镇发放“民情联系卡”,开办“民情夜话”,设立“民情小黑板”,畅通民意诉达渠道。通过划小服务单元,延伸服务触角,形成“人人不空格、事事有人管”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态势。
在“民情夜话”中,与“五老工作队”的老同事、老同志聊天最受群众欢迎。在古莲镇有一口井的水大家公认甘甜可口,可是去打水的路夏天一身泥,冬天一路冰,特别不好走。大家在唠嗑中就把这事儿反映给了“五老工作队”,很快这条路就铺得平平整整。
“去年有人向‘五老工作队’反映想在社区里建个活动室,今年我们就争取了100多万元资金。”李思瑶告诉记者,未来居民们和“五老工作队”活动的场所就更大了,咱们也能听到更多更真实的百姓心声。
文旅融合,诠释古莲式浪漫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践行总书记的“两山”理论,李思瑶科学谋划了古莲发展定位,着力打造四个小镇,让“创城”成为最强声音、最亮口号、最美符号。
经济重镇赋新能,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与驻镇企业建立发展长效机制,共融共建共发展;文创小镇领新潮,围绕特色地域文化,创新“企投运营+乡镇搭台”的模式,争取早日实现去黑变绿、去灰添彩的煤镇转变;木耳小镇闯新路,积极探索政企合作新模式,叫响“古莲木耳”品牌;最北站镇添新意,利用独有资源,蹭热点、找韵味、引共鸣,打造“来到中国最北火车站,漫步人生加油站”旅游网红打卡地。
在旅游产业的规划上,李思瑶将古莲式的浪漫融入旅游线路的设计中,制定了西游记沉浸式红色旅游方向。以“古莲河畔为你画山河”“林海深处陪你思故里”“穿越石海与你揽星河”三个篇章全面讲述古莲故事、诠释古莲文化内涵。
“活力古莲、大美古莲、魅力古莲”的画卷正在以李思瑶为首的年轻干部的擘画中徐徐展开。据介绍,古莲镇科级以上干部平均年龄30岁,为了培养更多的年轻干部,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动,李思瑶搭建“导师制”人才培养体系,推行人才“跨界”培养计划。通过“午间小课堂”“书记讲党课”等课堂,定期举办精品业务培训班、青年干部交流班,通过A/B角色转换轮岗,形成梯队建设,将古莲打造成为青年干部输出的摇篮。
谈到古莲镇未来的发展规划,李思瑶激情满怀。“以服务促企业提质增效、文旅融合持续打造经济增长点,发展林下经济让百姓增收致富。”政企融合、共建共享、服务民生是李思瑶一以贯之的工作思路。
从深入基层的实习生,到古莲镇蓝图的规划人,李思瑶认为热爱和投入是让她勇毅前行的不竭动力。“在基层就得全身心地投入,只要你付出了,百姓肯定回馈给你的是笑脸。”李思瑶告诉记者,虽然漠河的天气非常的寒冷,但是百姓紧握的双手和每一句亲切的问候,就像午后暖阳一样,温暖了她的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