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这本《四十而惑》的时候,看到作者艾达·卡尔霍恩精彩地概括了X一代女性在中年时的挣扎和困惑,一边赞叹,一边笑,一段一段分享给同龄的好友,一边还按捺着想哭一场的冲动。这是怎样诚实、精准的叙述啊,戳中每个X世代正在经历着中年危机的女性,又是多么睿智、幽默和富有同情心,让身处困境的中年女性,感受到自己不再孤单。
■ 曾冰焱
我还清楚地记得中年危机来袭的那个瞬间:刚刚拔掉了一颗维护了很久但依然坏死的牙齿,舌头舔着牙床上那个火辣辣的空缺,意识到,人变老的过程,也是一个失去的过程。从失去面部的胶原蛋白到失去感知的敏锐、身体的活力、头脑中的灵感;从失去一些情感,到失去牙齿、头发甚至器官;从失去一些幻想,到失去亲人、朋友……面对自身方方面面的缺失和对自己的不满,在惶恐不安中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体面、尊严,所谓彪悍又脆弱的中年,大抵如此吧。
都说四十不惑,但其实只是“四十无人再言惑”而已。人生走到半途,也许辉煌过,也许一直平平庸庸,但无论如何,这个年纪给人的都是身体上肉眼可见的衰老、心力上日渐缩减的不足。那些智力的辉煌也许并没有因为岁月加持而达到巅峰,反而大多数人才华隐没,取而代之的是不想要也会被充斥满心满脑飞舞的鸡毛。
年轻时充满迷惑,但随时可以发泄叫喊出来——谁的青春不迷茫?这是让全人类怜爱年轻人的道理,中年人若哭丧着个脸,除了日子过得一塌糊涂,不能再证明任何事情。
中年不一定富足安稳、不会都智慧从容,也并不存在真正的与世无求,只是,年纪大了,为了体面,不再好意思说出来。所以当我看这本《四十而惑》的时候,看到作者艾达·卡尔霍恩精彩地概括了X一代女性在中年时的挣扎和困惑,一边赞叹,一边笑,一段一段分享给同龄的好友,一边还按捺着想哭一场的冲动。这是怎样诚实、精准的叙述啊,戳中每个X世代正在经历着中年危机的女性,又是多么睿智、幽默和富有同情心,让身处困境的中年女性,感受到自己不再孤单。
是的,原来我并不是一个人。
X世代是指出生于1965年~1979年间的人,并不仅仅是因为她们的年龄正值中年,艾达·卡尔霍恩提出——她们还是第一代被“拥有一切”洗脑的女性。她们反对性别歧视,渴望成功,要拥有和男人一样的事业、拥有财富和地位,超越父母一代享有更优渥的生活……这些也注定她们面临的中年危机和她们的母亲、祖母是不同的。
说实话,看到这里我像被点了哑穴,不正是这样吗?那些年杂志上的女性总是从容优雅地讲述着自己如何事业家庭双丰收,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又培养出了优秀的儿女,既有令人羡慕的生活品位、艺术修养,又有完美的婚姻,但其实谁都明白,大多数女性确实在追求更成功的事业、更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同时,也背负着对家庭、婚姻和育儿的传统责任。在现实生活中,当她们人到中年,会面临一连串的困惑。
“如果你在中年时感到抑郁,可能有很多种原因,但其中最不重要的就是你的‘年龄’。”书里这句话格外戳中我,确实,X一代是格外压抑的一代,这一代的很多女性“压力很大”,作者通过调查大量样本,写出了她们内心真实的忧虑。
以往当我被这些忧虑困扰时,会谴责自己唉声叹气,充满抱怨,但这本书却可以和我一起试着理解痛苦的根源,它不仅针对美国,这些问题其实是在全球社会、历史及经济趋势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影响。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当我们环顾四周,总是不由得去羡慕那些看似生活处境更好的同龄人,但这本书告诉我们,其实大家都是在同一条漏水的船上。
也许如我一样从小抱着“拥有一切”梦想长大的女性,中年回首时发现,原来幻想会化为泡影,但我们还真实地活着,继续好好地活着。
最懂得节能和自我保护的中年女人,都慢慢学会了自我愈疗,就像书中给出的那些答案——获得更多支持、重塑看待生活的方式、抛弃不切实际的期待。当然还有等待,中年总会结束,孩子们会长大,关系会变化,我们也会变得不再那么紧张、更加自信,不再担心自己看起来是不是一无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