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理“租房刺客”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一女子因晚交了7天房租竟然被扣3500元滞纳金,而房屋本身一个月租金也只有5100元。律师表示,在平等的民事关系主体间,约定所谓的“滞纳金”是得不到民法典支持的。而本事件所约定的“滞纳金”,实际上是民法典所规定的违约金。
现实生活中,各地普遍存在滥收滞纳金现象。殊不知,服务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签订的合同,受民事法律调整,这里的滞纳金实际上是合同法、民法典等法律中规定的迟延履行的违约金。既然是违约金就应该按照合同中的约定来履行,不能想收就收。因此,7天被扣3500元滞纳金并不合法,需依法治理“租房刺客”,维护公众利益。
“nià”姓改“鸭”姓呼唤“生僻字数字化”
在云南丽江,一支以鸟为图腾的家族姓“nià”,由于信息系统中无法输入和显示,给村民带来了种种不便,只能改姓“鸭”。近日,话题“因姓氏太罕见全村集体改姓鸭”登上微博热搜。
近年来,因姓氏太罕见、难以录入电脑系统而被改姓的情况并不少见。相关部门将“nià”姓改为“鸭”姓,可以作为应急之策,但不是长久之计。生僻字的使用,有助于认识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应尽快推进“生僻字数字化”,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不让生僻字消失在大家的视野中。
民宿恶意毁约不能纵容
“五一”前夕,早就定好的民宿却突然要求房客退订。有记者调查发现,假期将至,遭遇民宿“毁约”的旅客不少,民宿旅馆坐地起价,理由更是千奇百怪,如装修、倒闭、老板换人等。
民宿旅馆坐地起价,甚至“毁约”,不仅违背了诚信经营的原则,甚至涉嫌触犯合同法、价格法等法律法规。对于恶意毁约的商家,消费者要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平台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惩处力度,设置专门的黑名单;市场监管、文旅等部门则要依法查处,提高违约成本。
全国首例盗版“剧本杀”案具有示范意义
4月25日,由山西省太原市警方侦办的全国首例制售侵权盗版“剧本杀”案在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检察机关以涉嫌侵犯著作权罪向郝某臻提起公诉,经过庭审,案件将择期宣判。这一案件是全国首例对新型娱乐“剧本杀”行业违法犯罪进行刑事处罚的案件。
“剧本杀”近年来很火爆,在年轻人群体中流行,但也衍生了盗版“剧本杀”等乱象。盗版“剧本杀”如果不能得到及时遏制,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原创剧本的创作和“剧本杀”市场的发展。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全国首例制售侵权盗版“剧本杀”案开庭审理具有示范意义,对盗版剧本杀具有震慑作用,也彰显了对盗版“零容忍”的态度及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
黄婷 整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