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耿兴敏
1987年出生的晋怡,是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张家湾人民法庭庭长。自从2010年进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晋怡先后在商事审判庭、立案速裁庭、派出法庭工作。她致力于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稳妥处理了涉京秦高速建设、首环高速建设、棚户区改造项目等涉副中心建设案件500余件,多起案例被评为服务保障副中心建设典型案例。在负责多元调解和速裁工作期间,她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矛盾;到人民法庭后,加强法庭建设,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庭室获评全国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法庭。
服务大局
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提档加速,大量因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推进引发的民事纠纷涌入法院。
自2014年起,晋怡担负起涉副中心建设的农村土地承包案件的专业化审理工作。
在审理台湖镇某村委会诉23位村民的土地承包纠纷案中,晋怡通过多次实地勘察,与村民促膝长谈,化解群众心结,保障了影响通州135万老百姓日常供水的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通州水厂的顺利开工。
在审理漷县某村委会诉园林公司的土地承包纠纷案中,晋怡创新工作法,在受理案件后仅用20天,就解决了18亩土地的腾退问题,打通了首环高速建设的最后一百米。
作为执笔人,晋怡参与了北京市法学会重点调研课题《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法治保障问题研究》,以优秀等级结项。
“晋怡服务副中心商事审判团队”荣获第一届北京市法院模范审判团队称号。
优化营商环境
见证司法程序质量两连冠
自2002年起,世界银行每年都会发布《营商环境报告》,通过各项指标的评估,对全球190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进行排名。指标涉及企业从设立到破产的各环节,其中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两项指标,与司法工作密切相关。
在2018年和2019年世界银行调研中国营商环境过程中,晋怡作为北京法院法官代表与世行专家座谈磋商,向世界展示中国法官的风采。在磋商现场,世行专家询问北京法院系统网上立案、诉前调解、电子送达、财产网拍等问题,晋怡和法官们用一组组数据详细介绍了北京法院如何提升审判质效,为企业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在世界银行专家面前交出了高质量的法治答卷。营商环境指标总排名,我国从2017年的第78位跃升到2019年的第31位,执行合同指标进入全球前五,司法程序质量指标连续两年全球第一。
同时,晋怡积极投身副中心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作为主力参与策划,实施“运河商事”计划,创新“四引”优化营商环境机制。
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让公平正义在家门口触手可及
晋怡常说的一句话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不仅要牢记在心坎里,更要落实到行动中。
入职十年来,晋怡秉持着“速递正义 裁暖民心”的工作初心,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0262件。
她审理的肢体和听力双重残疾的七旬老人陷借贷纠纷一案,用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超强的沟通能力,赢得被告的敬重和配合,及时为老人追回养老钱。
成为立案速裁庭负责人后,晋怡带头深化“多元调解+速裁”工作机制,打造“诉源治理+多元解纷”治理链,实现庭室以10%的员额法官化解全院60%以上民商事案件的成绩,其工作模式作为样本在全市法院推广。
到派出法庭工作后,晋怡和同事们大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网络建设,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解纷便利。她所带领的张家湾人民法庭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全国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法庭,“4x3”工作体系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典型案例。
说起晋怡获得的荣誉称号,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北京市三八红旗手、首都最美巾帼奋斗者等。晋怡用细心和智慧,创新工作方式,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