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化周刊·什刹海·美文 PDF版下载

栏目:心灵舒坊

版面: 文化周刊·什刹海·美文

烧烤,烤红一座城


    待不再“饥肠响如鼓”,既可以“把酒问青天”,还可以围炉夜话。

    ■ 宋庆法

    一根铁钎,串上几块肉片烤一烤,食客就可以敞开胃口开吃了。就这么简单操作的食物,冥冥中注定要蹿红网络,经过食客们在自媒体上传播,一时间,全国各地食客“追串”而至,城中的小吃街上说人满为患也不为过,都是奔着品尝烧烤而来,把这座鲁中城市烤得像一锅滚烫开水,“咕嘟咕嘟”冒着气泡沸腾。

    这烧烤到底有多好吃?一位乘坐高铁的中年男乘客调侃地说,这列高铁共有乘客600人,到淄博站下的就有400人。这些人基本以大学生为主,组团奔赴各个“烤场赶烤”。

    连当地人都没想到,这股“赶烤”风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将淄博推上全网流量新顶峰,知名度被烤串裹挟着突然飙升。也许在这之前,好多网友还不知道淄博坐落于山东的哪个方位,甚至于第一次听说这个地名,就迫不及待地随着人流,闻着飘飘扬扬在空气中的烧烤味道,把节假日出行清单上写下“淄博”二字。青年学子们被疫情憋了三年的心,在淄博烧烤摊上得到彻底释放。

    淄博烧烤“火出圈”已经有段时间了,然而,这种烟火气息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灰飞烟灭,还有越烧越旺的蔓延势头。原先摆不上门面的小小烧烤,吸引着以大学生为主的四面八方来客,纷沓至来的人们塞满了大街小巷烧烤摊位,想吃上那传说中的美味,不得不排队依次等候一个小时,甚至几个小时也能耐住性子。

    烧烤店老板不得不无奈地告诉大家:“你们可以到别的烧烤店去,我们淄博烧烤味道、服务都是一样的,价格也是一样的,不必在这里长时间等待。”

    的确是这样,在淄博这个“组群式”城市,你在任何一家烧烤店就餐,桌上基本都是统一配置:不锈钢小火炉、圆圆的小饼、清清白白的小葱、红红的辣酱。一般在其他地域吃烧烤,都是将烤串烤好了端上桌就完事大吉。在这里,每桌都有独立小烤炉,上桌的肉串只烤到七八成熟,剩余的火候由食客自己掌握。拿两串滋滋冒油的肉串,先裹上蘸料,然后摊在小饼上,手握住小饼将肉串攥紧,往后一拉签子,几块肉就这样完整包裹在小饼里面了,再放一段葱叶或者葱白,这么一卷,成就了独一无二的小饼卷一切。

    大口感受着小饼的麦香,蘸料里花生芝麻和刚烤好的肉混合在一起,小饼让略微咸的肉变得适口,蘸料提供了足够的香味,大葱又很好地抵消了肉串的油腻。待不再“饥肠响如鼓”,既可以“把酒问青天”,还可以围炉夜话。有这样接地气的灵魂三件套陪伴,淄博烧烤想火不出圈也难。更关键的是,人均消费五六十块钱,就能好吃到你都不想走。

    淄博烧烤火出圈后,一直处于平静祥和的气氛中,并没有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淄博牛就牛在,它吸取了别人的教训,绝不让其重蹈他人覆辙。

    你可以看到时时处处都存在的治安巡逻人员,开通21条烧烤公交专线,现在又开通了由济南到达淄博高铁烧烤专列,文旅局长带着10个功能区的文旅局长,加33家热门景区的代言人,亲自上车当服务员;警察们不断在吃烧烤人群中宣传“春暖花开天气好,有事没事小烧烤。撸串就得有个范,听我给你啦几串。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喝酒千万别喝飘,酒后千万别发飙”……烧烤店严格掌控标准和质量,现在整个淄博都像拼了老命般,从商家到出租车司机,纷纷紧锣密鼓打出一套又一套组合拳。出租车司机没有一个敢不打表的——因为一旦投诉,就会直接停运,饭碗不保。街区观光电动车招手即停,免费乘坐。

    官方撂下狠话说:“谁砸了淄博的锅,那就砸谁的碗。”为的已经不再是赚钱,而是让这块来之不易的招牌一直热下去。让“流量”变成“留量”,相聚到淄博吃烧烤的人,可以毫不陌生地拼桌一起嗨。还可以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坐着专门开通的公交专线,直达主城区热门烧烤店,晚上吃饱喝足后安心住半价的“青年驿站”。

    淄博把游客宠上了天,吃完烧烤,各个景区用“高铁票换门票”的方式招揽游客,有位来自广东的网友“彩色小狐狸”问:“我们广东的飞过去,机票也可以换门票吗?”当然可以。

    南京有位女士喊话淄博文旅局长:我要去吃淄博烧烤,能否给安排两个正宗的山东1米8的单身小伙子,来教教我怎么吃淄博烧烤。谁都明白,她是“醉翁之意”不在串,撸串的目的是想“脱单”。这件事经山东电视台生活帮传话,淄博文旅局长表示:马上安排。

    可以说,淄博就是一座被炭火烤红的城市。一位山西大哥开车560多公里,路上走了6个多小时,专门为吃一顿淄博烧烤,不是说这顿饭花多少钱的问题,就是为了体验感受这种烟火氛围。抖音上有这样一幅画面:交警给一位车主打电话,您的车停在路边影响交通啊,这边属于禁停区,咱把车挪一下,挪到附近的停车场里吧。多么温馨的提示,这是淄博交警在小心翼翼守护淄博,把许多外地人看哭了。

    一位黄头发蓝眼睛老外在淄博烧烤店吃烧烤,众人教他怎样蘸酱,怎样将肉串卷进饼里,他咬上一口咀嚼着,不住点头,看那表情,怎一个香字了得。

    淄博把一串小小烧烤,打造成一张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名片。烧烤“淄味”,烧烤“淄态”,像高强力磁铁引来半个中国的人往这里赶。试想,这就是淄博烧烤“火出圈”的原因所在吧。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