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妇女工作 PDF版下载

版面: 妇女工作

用视频记录生活 用双手把日子过甜

——记感动凉山的坚强母亲贺英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任然

    晚上八九点,网络直播卖货的热点时段,在一个个卖力推销产品的直播中,贺英的直播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没有布景,没有美颜,不施脂粉,她简单扎一个马尾,穿着简洁衣裤坐在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金沙傈僳族乡黄竹村的自家院子中,她给大家推荐的桑葚,就来自她身后连绵的大山。

    乐观面对生活的困境

    在贺英的视频号里,刚发了一条她前几天采摘桑葚的短视频。

    短视频里,湛蓝的天空下,贺英背着一个不太小的孩子,夹着地垫,钻进绿油油的桑树林里。到了一棵桑树下,铺上地垫,把孩子放在垫子上后,贺英便开始采摘桑葚。日光下,贺英黑黝黝的脸被晒得发亮,孩子趴在地垫上,笑容满面地吃着贺英时不时递送的桑葚。

    在贺英发布的三十多个短视频里,都记录着她背着孩子,与家人一起在山里日日劳作的景象。

    网友们发现,贺英的孩子看起来与普通孩子不同,已经五六岁了,却似乎还不会走路。

    在贺英近期发布的一个名为“我为什么总背着孩子”的短视频里,讲述了她近几年的经历。

    贺英是一名“90后”傈僳族姑娘,2017年孩子出生不久后,因黄疸溶血被确诊为脑瘫。

    “当时知道孩子得了这种病,一家人都陷入痛苦中。但我和丈夫想,我们是父母,就要尽父母的责任。孩子虽然病重,但我们也要尽力教会孩子自立自强。”贺英说。

    此后,贺英夫妇辗转北京、河北,一边打工一边给孩子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2020年,贺英又遭遇亲人去世、生病等变故,老家只剩母亲一人,贺英和丈夫不得不带着孩子回到德昌家中,一边务农一边照顾孩子。

    回到家乡后,贺英开始通过手机拍摄短视频来记录自己和孩子的日常——背起孩子、拿上垫子、锄头、背包,爬坡上坎干农活,回家烧火做饭,忙里忙外做家务事,抽空带着孩子学走路、给他做按摩,教孩子说话拿东西……

    贺英的每个视频,都让人能看出家里遭遇的不寻常,但她和孩子、家人脸庞上的笑容,以及蓝天、日光、大山,村里鸡鸣狗吠、炊烟袅袅,又处处透露着他们日子的美好。

    这种真实真诚、积极乐观的表达,很快就得到了网友的关注,大家纷纷在短视频后留言:“坚强的品质超越无数人”“生活那么难,你却把它过得如此美好”“你的视频给予了我力量”……一年多来,贺英已积攒了十余万粉丝。

    创业带动老百姓增收

    在直播间里,贺英也细细地讲述着她为什么开始“直播带货”。

    孩子生病后,得到了来自邻里乡亲和乡党委、政府的帮助,这些帮助给予了她和丈夫生活的动力。

    “乡亲们不仅凑钱给我孩子治病,和他们在一起时,他们还经常轮流帮我背孩子,让我休息一下。”贺英说,这些点点滴滴,她都记在心里。

    乡党委、政府了解到贺英的情况后,为她争取危房补助资金,对她的房屋进行改造,把她们一家三口纳入了低保,孩子纳入了重度残疾补助和日间护理。

    当网友看到贺英视频里出现的土特产,询问她可不可以卖时,她便想到可以通过直播卖货的方式,帮乡亲们卖农产品,同时还可以推介自己的家乡,为家乡做贡献。

    “我们村里很多姐妹都很勤劳,一边带孩子一边劳动,现在她们也和我一起,给大家打包、寄送产品。”贺英在直播间里说。

    如今,随着直播带货量越来越大,贺英在村里成立了扶贫工作室,乡政府也为她争取了贴息的小额信贷,帮助她发展扶贫车间。

    兰银美是贺英的邻居,她感慨:“面对生活的不易,贺英不但没有放弃,还蹚出了网上直播带货的增收之路,并帮助周边许多邻居销售土特产,她这种精神鼓舞了我们很多人”。

    “我会和贺英好好干,让日子越过越好。”贺小秀住得离贺英不远,丈夫因身体原因不能务农,如今在贺英这里做选山货、洗松露的工作,为家里增加一份收入。

    贺英面对生活磨砺坚持不懈,返乡创业带动老百姓增收的故事,很快被媒体关注,还受到了凉山各级政府的关注。她也成为“讲好凉山故事”网络名人,被评为2022年感动凉山十大人物之一……

    如今的贺英,坚定的面庞下多了一份自信和底气,也扛起了又一份责任。“今后,我会把家乡更多绿色健康的土特产分享出去,让更多人品尝,同时,要尽最大努力带动我们山里的老百姓共同致富。”贺英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