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发展周刊·乡村振兴 PDF版下载

栏目:乡村善治

版面: 发展周刊·乡村振兴

外普拉村:让女性从“村边”走向世界


    “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村——云南省外普拉村以女性为主的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项目”揭牌仪式。         活动主办方供图

    探索以女性赋能为中心的乡村减贫与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村项目”实施六年来,全村女性发展潜能和管理意识得到快速提升——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玉林

    ■ 钱玲

    “很荣幸终于来到美丽的外普拉村,我想要去听、去看、去感受外普拉女性为改变自己、改变家乡而迸发出的能量。女性在经济和社区发展中获得赋能,就能为社区乃至社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日前,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村——云南省外普拉村以女性为主的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项目”揭牌仪式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表示。当日,该项目揭牌仪式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宜就镇外普拉村举行。

    聚焦女性赋能,实现技能和收入双提高

    2017年7月,“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村——云南省外普拉村以女性为主的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在永仁县宜就镇外普拉村落户并正式启动。这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中国开展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村级实施试点项目,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云南省妇女联合会、玫琳凯公司及永仁县人民政府共同合作开展。项目实施六年来,目前已进入第二阶段。

    外普拉项目启动以来,在推动设立乡村生态旅游合作社、完善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挖掘保护传统历史文化、开展文化和技能培训、发展生态农业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据悉,玫琳凯公司累计捐赠500万元人民币,永仁县委、县人民政府整合各方资源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人民币,完善了相关硬件设施。截至2022年,项目第一阶段各项目标已基本实现,帮助该村60户约200人实现脱贫,600多名当地妇女实现技能提升和收入提高,330多名长期和季节性外出务工人员实现返乡创业就业。

    “通过国际项目先进理念引导,专家现场规划辅导,组织以女性为主的村民开展培训和外出游学、参观考察,对传统民居实施样板房改造等措施,提升了该村妇女的内生动力。如今,外普拉村生态乡村旅游产业初具雏形。”楚雄州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阿明仙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以发展女性来撬动脱贫与可持续发展

    太雪荣的老家在云南曲靖,2015年,她嫁到外普拉村。“当时这里交通不方便,生活条件也不好。”

    2017年,外普拉村被评为国家级传统村落,这一年,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外普拉项目同时启动。“慢慢地,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变,外普拉的发展越来越好,村子里的群众看到了希望。”太雪荣和老公本打算去外面打工,因为孩子和老人都需要照顾和陪伴就留了下来。2021年,外普拉村委会换届,太雪荣当选村妇联主席。

    太雪荣说,外普拉项目使当地女性获得了就业机会、拓宽了增收渠道,她们的月收入如今少则上千块,多则一两万元。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在参加赋能培训与组织文化活动后,外普拉村的妇女改变了原来沉默的习惯,在培训中积极表达,和外来的客人热情互动,也会向村委会和老师们反映自己的需求。

    通过为外普拉女性赋能,当地女性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改善,发展潜能、参与社区管理的意识大大提升,她们切身行动起来,古老的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活动不仅成为外普拉村生态旅游的亮点,更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增强了凝聚力和文化自豪感。

    夏学芳参加了很多次培训,如今已学到很多技能的她,从一方灶台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她去过北京、上海等地,“我从来不曾想过自己能走那么远。”夏学芳如今已是外普拉村妇联副主席、火波诺玛艺术团副团长,“过去发展养殖和种植愁销路,如今销路打开了,我家现在养了一百多只黑山羊,种植了几十亩的芒果,家庭收入一年比一年好。”她说要更加努力地带动村民搞发展,让更多妇女走上致富路。

    以发展女性来撬动外普拉村的脱贫与可持续发展,如今,外普拉女性与她们村庄的故事,正随着项目的推进在全球舞台上鼓舞着更多女性。

    据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与合作伙伴一起进一步推进外普拉绿色可持续发展,保护当地彝族文化,通过技能培训和创业赋能女性,持续改善女性的生计,致力于支持女性发挥领导潜力。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