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永钦
■ 李洋洋
“养殖小区建成后,我就把牛放进来了。养起牛来既省心又方便,每年收入至少10万元以上。”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好腰苏木镇花灯嘎查的新吉乐图开心地说。
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来到花灯嘎查的特色集约型养殖小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排列整齐的圈舍。圈舍内满是健硕的肥牛,草料库和青储窖堆满了牛的口粮。
养殖小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养殖小区是集检验检疫、种畜研发繁育、人畜分离养殖示范、技术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标准化养殖园区。农牧民通过自养、合养等方式,在园内实现集中养殖。每当农牧民遇到难题时,不出园区就能享受到专业畜牧医生的上门服务。养殖小区还通过发展堆沤还田项目统一收集牛粪,利用技术手段发酵,再进行无害化还田,最大限度把有害物变成有机肥料,提高农牧民收入的同时,也壮大了嘎查集体经济。
新吉乐图是第一批入驻养殖小区的,家里的20多头牛入驻后,日常管理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养殖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现在每头牛都膘肥体壮。
一直以来,人畜混居都是牧区嘎查、村屯环境脏乱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改善脏乱差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近年来,科右中旗通过逐步试点推行“农牧户寄养+养殖小区集中饲养+一体化销售”模式,推进集中养殖小区建设,从而实现人畜分离,逐步推进养殖的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科右中旗委、旗政府在花灯嘎查实施的人畜分离项目,总投资903万元、占地9万平方米,2021年7月开工建设,目前二期项目已建设完毕。
入住养殖小区,农牧民最关心的还是费用问题。苏木有关负责人表示,入住小区的费用并不高,按照农牧民养牛规模收取维护管理费用,2岁以上的大牛,每年每头收取100元,小牛每年每头收取60元,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养殖小区的日常维护管理和嘎查各类公益性支出。
花灯嘎查特色集约型养殖小区的建立,使得农牧民由零散、小规模饲养,逐步实现了“牛出院、环境美”“家家有牛养、家家不养牛”的养殖模式。完善的人畜分离配套措施,大大激发了农牧民通过发展养牛产业增收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目前,高力板镇国光嘎查和哈日诺尔苏木巴彦高嘎查的两个新型人畜分离集中养殖示范小区也已建成,即将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