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
见习记者 范语晨
5月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聚焦如何正确认识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如何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如何理解性别平等在人口高质量发展中的意义等问题,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第一时间专访了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任远。
记者: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明确指出,必须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您认为,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目前的人口发展新常态新形势?
任远:我国人口转变完成以后,人口变动逐步进入了一个新的人口格局。2022年出现人口总量的负增长,基本在本世纪中将会出现长期的人口数量减少。同时,我国人口结构快速老龄化,长期低生育率带来我国未来的少年儿童人口数量继续减少,人口流动使得不同地区人口增减分化将更加突出等等,都是未来人口发展的基本特点。这些特点构成了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常态,是我国中长期发展的基本人口国情和人口背景。我们需要应对和适应这样的人口变动。本次会议所提出的人口高质量发展,实际上就是应对人口发展变动的新常态、新形势而实施的人口发展战略。
记者:会议提出,要以系统观念统筹谋划人口问题,以改革创新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我们应怎样理解这里的“系统观念”?
任远:人口发展系统包括两个系统。第一是人口本身构成了一个综合系统,一个国家的人口包括人口的总量、结构、空间分布、素质等综合内容。而人口状况的和变动,则受到人口的生育、死亡和迁移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第二,一个国家的人口发展和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系统。在这样的整体发展系统中,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紧密联系,发生结构性的影响。对国家发展来说,我们不能割裂人口和发展的关系,需要以系统观念理解中国的人口发展,并认知人口发展所产生的综合性、系统的影响。
记者:如何理解“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任远:人口高质量发展是适应人口变动新形势的人口发展战略,其内容包含了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建立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队伍等方面的内容。人口高质量发展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在我国传统人口红利逐步减弱的基本背景下,更多地依靠“人才红利”和发挥人力资本作用,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尤其重要。
(下转2版)
记者: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是此次会议特别强调的。您认为目前在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上,我们已经有了哪些积极探索?未来应着重完善哪些方面?
任远:自2021年以来,在包容性生育政策的指引下,我国不同地区在实施生育配套政策、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方面有较为丰富的探索,如延长产假,实施陪产假、提供生育补贴、加强普惠托育托幼体系建设等,不同地区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了不少探索,推动了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这些政策将会在全国不同地区通过政策扩散的方式不断得到扩展。
未来应着眼于家庭生育所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突出限制,结合不同人口群体的突出需求,来进一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例如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是女性所面临的工作与家庭冲突,这降低了人口的生育意愿,也对女性的全面发展不利。另外,流动人口的家庭分离现象以及较为薄弱的生育支持,造成了流动人口生育和抚育、教育的具体困难等。这些问题都应在未来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建设中得到更多关注,并推进相关政策完善。
记者: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目前人口新形势的要求。对于目前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银发经济,您有哪些看法和建议?
任远:对于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我觉得要特别重视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更高,大多数的老龄人口居住在农村,而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体系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保障水平还相当薄弱。因此,未来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要重视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和加强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建设均等化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供给。
在发展银发经济方面,应适应老年人口对健康、文化、旅游等领域需求的变化,提供适合老年人口的产品和服务,在提高家庭和老年人口的消费能力的基础上推动银发经济,并促进经济发展。
记者:请您谈谈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对于现阶段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任远:人口高质量发展当然也包括实现女性群体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在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中,需高度重视、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
具体而言,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参与率有待继续提高;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承担较重的家庭劳务负担等问题也应得到充分重视。总之,实现人口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要重视提高女性地位和提高妇女发展水平,为女性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构建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