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栏目: 中国故事女主角

版面: 视点评论

赵雪红:穿上白衣,是天使也是战士

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赵雪红在利比里亚埃博拉遗孤院为孩子分发食物。(浙大一院供图)

    赵雪红,浙大一院护理部副主任、浙江大学护理硕士生导师。2003年,“SARS”期间,她负责筹集发热门诊;2008年,汶川地震,她是浙江省派驻汶川救护医疗队成员;2009年的H1N1甲流、2013年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暴发时,她也均在一线;2015年远赴西非,抗击埃博拉;新冠疫情暴发后,主动回国投入重症监护隔离病房,整整105天,创造“危重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奇迹。5月12日,荣获第49届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奖章。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朱诗意 王蕊

    5月12日,第49届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奖章获奖者名单公布,22个国家、37名护理人员获此殊荣。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的赵雪红是浙江省唯一的获奖者。

    “在我的理解中,南丁格尔精神是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赵雪红说。她是这么理解的,一直以来也是这么做的。

    赵雪红是浙大一院护理部副主任、浙江大学护理硕士生导师。她在护士这个最平凡琐碎、却又最繁忙且责任重大的岗位上,已无怨无悔地坚守了整整37年。

    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时,总能看到她的身影

    2003年,“SARS”横行。赵雪红负责筹建发热门诊,曾几天几夜连续奋战;

    2008年,汶川地震。作为浙江省派驻汶川救护医疗队成员,赵雪红不顾余震危险,带领转运小组一次次逆行深入灾区核心,救治、护送、转运伤员。

    2009年的H1N1甲流、2013年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暴发时,赵雪红均在一线,主动请缨接手病房护理管理工作,一直“战斗”到疫情结束。

    2015年,埃博拉肆虐西非大地。赵雪红挺身而出,告别即将高考的女儿,远赴地球另一端,与病死率高达50%~90%的凶猛病毒搏斗,从死神手里挽救回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被重生的非洲孩子称为“中国妈妈”……

    每当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时,总能看到赵红雪的身影。三年前,新冠疫情在全国多点暴发,感染患者急剧增加。原本正与家人和好友在新西兰旅行的赵红雪,再也无心留恋风景,当同事还在犹豫要不要联系她提早回来时,她主动打来了电话,冷静而坚定地说:“急危重症是我的专业,现在医院一定需要我!”

    几经周折,赵雪红终于买到了一张回国的机票,历时36个小时,转机三趟,终于回到杭州。出了机场,她直接奔赴之江院区。当她的身影出现在重症监护隔离病房时,同事们先是一脸惊讶,继而欢呼雀跃:“赵老师回来了!”这一刻,那些曾先后和赵雪红搭档过的“老战友”们,纷纷湿润了眼眶。

    在重症监护隔离病房里,赵雪红一“扎”就是整整105天。她带领着护理团队累计收治确诊新冠感染患者105例,承担了浙江省95%危重型患者的救治,ICU同期最多有12台ECMO同步运行,完成肺移植手术2例,创造“危重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奇迹。

    穿上护士服,赵雪红就把自己当作一名和平时期的“战士”,哪里有需要、哪里有任务,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人性光辉闪耀异国他乡

    “我害怕,我不敢睡,我怕我闭上眼睛,就要死了。”晚上10点多,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孩子,用不流利的英语害怕地说。

    “不会的。孩子!我们一定会治好你的病,我陪着你,你安心睡觉。”赵雪红也用英文柔声但坚定地回复孩子。

    这是发生在非洲利比里亚板房医院的一幕。从那以后的每个夜晚,赵雪红都会进入病房陪伴这个孩子,直到他安然入睡。当孩子康复后离开中国埃博拉治疗中心时,他脸上绽放着笑容,向医护人员敬礼,当他听到赵雪红喊他名字时,他开心极了:“我认识您的声音,您就是那位经常陪着我的‘中国妈妈’。”

    非洲孩子不知道的是,这位来自中国的白衣天使,是“扔”下了自己正在准备高考的孩子,跨越半个地球,来到他们的国家,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他们一起对抗死神,陪伴守护他们度过这段黑暗、恐惧的时光。

    她的大爱无疆和无私奉献,展现了中国医护的博大胸怀,闪耀着人道主义的精神之光。因其杰出的工作表现,她被授予“全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和“浙江骄傲最美浙江人”的称号。

    在平凡岗位上超越自我

    从业多年以来,赵雪红思考得更多更深:作为“国家队”医院中一名长期在急危重症一线的护理专家,能否从工作实践中,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与理论,惠及更多人?

    2008年,赵雪红组建循证护理小组,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经过3年的研究,于2011年主持开发了“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用于快速筛查高危患者,彻底改变了传统经验分诊的不确定性和异质性,实现了分诊工作的同质化和标准化。目前,该系统已在数十家综合医院推广应用,该项目荣获全国“护理管理创新奖”。

    新冠疫情期间,她又带领护理团队开发了“智能化发热门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和“智能化传染病风险预警模型”,实现了发热门诊分区管理,降低了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该项目再次获亚洲和中国“医院管理持续质量改进项目金奖”,并入选2022年中国医院协会“十大患者安全目标典型案例”。

    “在平凡岗位上,超越自我。”30多年来,赵雪红继承和发扬南丁格尔精神,用精湛的护理、科学的管理与积极的探索、严谨的态度,为护理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突出贡献。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