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景韵润
“我是土生土长的上官地村民,一直以来都非常想为家乡做贡献。”2016年,陈雨佳辞去市里的教师工作,回到家乡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创业,变成了村里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的销售经理。
农村天地广阔、大有可为,“新农人”陈雨佳作为众多返乡创业青年中的一员,把双脚扎进泥土里,越是困难如山,越是迎难而上。“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是我成长中的阳光和水,所以我也要反哺家乡。”她用对家乡的深情告白道出了不懈奋斗的原因。
从种粮“小白”到农技“多面手”
上官地村被誉为“中国火山岩稻米之乡”,是石板大米的核心产区,但前些年销售不太顺畅。
创业路漫漫,“到处都充满了曲折与艰辛。”陈雨佳坦言,自己虽是农民的孩子,但从来没有涉农经验,对加工、销售也全然不了解,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她从零学起,直奔田间地头,和村民们一起插秧施肥,慢慢积累农业知识和创业经验。
几年下来,陈雨佳从种粮“小白”很快成长为农技“多面手”,运用各种新技术指导村民“种好人民的粮、端牢自己的碗”。
为了打开石板米的销路,她开启“直播带货”模式,吸引大家线上下单;为探索订单新模式,她推出“庄主认种”,庄主通过手机App,可即时查看认购田里水稻的生长情况。
负重前行从不轻言放弃
“刚开始创业没多久,我就遇到了疫情,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眼前困难,每天都特别沮丧、焦虑。”陈雨佳说。
一边是创业压力,一边是村民和消费者的期待,负重前行的陈雨佳不敢轻言放弃。为解决困难,她和团队前思后想,决定创新营销方式,推出“粮票定制”模式,让消费者凭购买粮票随时兑换鲜米,此举让消费者既不用担心收到陈粮,也解决了粮食短期滞销的问题。在陈雨佳的带领下,上官地村加入合作社的157户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了3万余元。
向着理想和目标奋力冲
“有信仰和责任的人不会轻易逃避。”在陈雨佳的人生道路上,从来都不会只顾自己,更不会“躺平”。“助力家乡建设与发展,让村民们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是我的理想与信念,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信念,我才能坚持下去,把事情做好。”
“面对压力,重要的是行动,并在行动中不畏难、把准向、奋力冲。”陈雨佳用亲身经历启示当代青年,积极寻找更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在其中建立理想和目标,这样才能充满动力地奋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