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蔡冷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江平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额敏县境内的吾尔喀夏尔山山脉呈三棱形,山势由东向西南倾斜,细流汇集,草原与森林交织。独特的逆温带气候,使坐落于此的野果林景区植被丰富,潺潺的溪流滋润着万亩天然野果林。
5月19日上午,野苹果花开得正盛,山坡里、草原上,绿色粉白色相互映衬,引无数游客前来欣赏。正绘制着一幅泼墨山水画的美术老师闫明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展示了自己的一大本画集,全都是在空闲时间拜访各处美景的写生作品。
塔城的美景、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止于此。玛热勒苏镇克孜拉更村百亩油用牡丹朵朵盛开、哈尔墩社区欢歌笑语、锦裕“五味里”民俗商业美食一条街热闹非凡、巴克图口岸连通“一带一路”、甘泉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在祖国边疆地大物博、山河壮美的土地上,新疆塔城人民用不同民族的语言、不同的歌声,讲述着同样的幸福故事。
多元文化唱响幸福歌声
塔城地处中国西部边境,总面积10.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多元文化在此交融交汇,由此诞生了独特的文化名片。
当轻快的《美丽的塔尔巴哈台》手风琴乐曲响起,让人联想到一日四景、山花烂漫的塔尔巴哈台山,还有一望无垠的草原和草原上遥远的地平线与亭亭白桦。
在塔城市手风琴博物馆,收藏着来自中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乌克兰等10个国家的900余架不同品牌的手风琴,其中最古老的一架纯手工制作的手风琴已有超过160年的历史。
据塔城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崔彦坤介绍,塔城人性格热情而多才多艺,喜欢唱歌、跳舞,习惯了生活中有音乐相伴,每逢重大节日、朋友聚会时,各族群众都会以手风琴为纽带,载歌载舞。目前,塔城正在筹备第三届手风琴文化艺术节,拟于今年8月举办。
与手风琴一样,油画也是塔城的一张名片。
2013年、2016年,塔城地区相继举办“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国际油画艺术作品展”“塔城国际油画展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国内外艺术家纷纷到塔城采风写生,创作了一批优秀油画作品。为了把这些作品更好地留在塔城,2016年,塔城市建立了油画艺术馆,对公众免费开放。
塔城油画艺术展示厅面积约900平方米,目前收藏了120多幅油画,既有全国著名画家的作品,也有来自国外优秀中青年油画家和全疆美术界后起之秀的作品。
璀璨的文化,在心灵手巧的塔城人手中,也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
在裕民县锦裕“五味里”民俗商业美食一条街,库里奇热提·木合亚提的哈萨克族刺绣工艺品摊位上五颜六色、图案独特精美的地毯、抱枕、帽子、提包等产品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欣赏,咨询购买。
28岁的哈萨克族女孩库里奇热提·木合亚提目前已是金巧手手工艺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从小喜欢传统民族刺绣的她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回到家乡创业,在裕民县委、县政府和县妇联的支持下,创办了占地近1000平方米的刺绣厂,带领周边妇女一同走上致富路。
“我们的产品已经销售到哈萨克斯坦和内地,去年还参加了上海的博览会。”库里奇热提·木合亚提介绍,如今企业提供了70个就业岗位,每位员工一天的收入在150元—200元,最高能到达300元。
各民族守望相助,亲如一家
塔城现常驻有29个民族,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有守望相助、亲如一家的优良传统。
5月17日下午,在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第九届“邻里节百家宴”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身着各色民族服饰的大人和孩子,围坐在长桌旁,桌上摆放着包尔萨克、奶酪包、烤包子、蛋糕等丰富的特色美食,大家一边品尝着美食、享受音乐舞蹈,一边畅聊开心事、烦心事。
“她叫马杨百合,是回族,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马上要一起表演蒙古族舞蹈顶碗。”来自汉族的10岁女孩张哲雨向记者介绍。
“在这里,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从小玩在一起、学在一起。”社区党总支书记巴哈尔古力介绍,哈尔墩社区总面积1.88平方公里,生活着889户居民,2316人,来自14个民族,由两个以上民族组成的家庭占总户数的30%以上。社区各族人民在语言文字、饮食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并于2014年、2019年两次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哈尔墩社区的许多人都是“热心肠”。社区内二十多位妇女加入了塔城地区“爱心妈妈协会”,资助孤儿上学、资助癌症病人、关爱残疾儿童、帮助失业人群找工作……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们的身影。
不只是哈尔墩社区,还有额敏县马新华家庭、裕民县阿依霞家庭……在塔城的各个地区、各个家庭里,“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幸福故事时刻在上演。
多彩经济富裕万家
随着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新疆大地上落地生根,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协力,携手奋斗,经济发展之花正在新疆塔城蓬勃绽放。
5月17日上午,在巴克图口岸国门广场,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来到这里,想一睹边境口岸的风采。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点,塔城设有国家一类口岸巴克图口岸,距离市区仅12公里,已有260余年的通商历史,是国家向西开放、联通中亚合作的重要窗口。
据了解,以巴克图口岸、塔城市边境经济合作区为主要载体的试验区先行发展区,目前已累计入驻企业63家,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5.64亿元,三一(塔城)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在三一(塔城)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的工厂车间里,从外地公司派过来的、具有十几年工作经验的质量负责人高春生正在对本地刚入职的新员工们进行培训。
“我希望在这里学到东西,增加收入,提升家庭生活质量。”厂区新入职的女工人迪达尔介绍,自己之前是一名辅警,在越来越多企业入驻后有了新的职业选择。
而在位于巴克图口岸边民互市区内的丝路文化商品城,许多店主也成了口岸的受益者。
忙碌的间隙,“开元哈俄商行”的店主戴金萍介绍,今年“五一”假期生意火爆,红酒、巧克力、糖果等都很畅销,日营业额达到了两万元。未来,戴金萍准备开通电商平台的业务,通过网店、直播等形式拓展业务,顺便带动当地居民就业增收。
除了口岸潜力,塔城的农牧优势同样显著。
“巴什拜羊是裕民县当地的野生盘羊和土种羊杂交培育出的名优小畜品种,在自然放牧条件下生长4个月就可出栏,具有纤维少、脂肪度低、肉质鲜美的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新疆谢利盖畜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谢利盖介绍。
目前,裕民县巴什拜羊存栏已超37万只,最高饲养量超70万只,建立了4个巴什拜羊养殖示范乡镇、16个养殖示范村,发展巴什拜羊养殖专业户761户,巴什拜羊产业不断壮大。
同时,额敏县还建成了全疆唯一一家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近期规划面积4.4平方公里,按照“绿色有机数额敏”的发展定位,主要依托辽宁援建资金2.8亿元,目前已有新天骏面粉、隆惠源药业、中粮塔原等16家企业入驻,从业人数达到5000余人,经济总产值达到24亿元。
5月的塔城,绿草如茵,鲜花盛开,风光旖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在广袤无垠的吐尔加辽草原,近处郁郁葱葱的草地上有嫩黄色的野花一簇簇盛开,前方路过一群羊群伴随着铃声叮叮当当,远处草原的尽头白雪覆盖的群山若隐若现,来到这里的游客们随手一拍皆是大片。
位于额敏县旅游路线核心位置的甘泉村抓住机遇,从2021年起大力发展特色旅游、餐饮业,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方面着力培育壮大本土餐饮龙头企业,提升价值链,让村民人人都能吃上旅游饭、餐饮饭。
“中午的时候人太多,大盘鸡那些菜我都来不及做,所以便主打炒面和拌面,一年的毛收入能有个十几二十万元。”村民马兰花介绍,“以前家里纯靠务农,年收入也就三四万元左右,现在的生活比之前好多了,家里的两个孩子也都顺利上了大学,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