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丽
□ 汪学潮 林雪峰 张斌
今年3月,联合国驻马里稳定团(以下简称“联马团”)拍摄制作的短视频“中国维和护士周娟的一天”,在官网、推特等新媒体发布后持续“走红”。4月1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张军大使在安理会马里问题公开会上发言称赞:近期,联马团通过推特视频展示了中国女性医护人员周娟在联马团二级医院一天的工作生活情况,广获好评和点赞。
事实上,周娟参加过三次维和。“周娟身兼数职,既是中国第十批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的‘形象大使’,更是战伤救护的‘急先锋’。”同样参加过三次国际维和的医疗分队队长许林这样介绍这名维和老战友。
周娟出生在鄂西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红色当阳”,是听着“在当阳打响秋收起义第一枪”等革命故事成长起来的“红色传人”,骨子里天生就有“爱好和平、不怕牺牲”的“红色基因”。
刚上大学不到半年的周娟,因为不舍自己的从军梦想,坚持去当兵。当兵两年后,周娟如愿考上了军医大学,毕业后分到了现在的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当护士。
周娟首次出国维和是2013年上半年。当时,她所在的医院受命抽组我国第十一批赴南苏丹维和医疗分队,刚过30岁的周娟,坚定地递交了维和申请。但因为英语口语带有地方口音,她被列入了备选队员名单。
为纠正发音,周娟苦练一个多月,最终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凭借口语优势、娴熟的护理技能,以及热心周到的服务,周娟不仅赢得了各国维和官兵和当地军民的好评,并获得了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维和任务还没结束,周娟便被医院党委任命为呼吸消化内科护士长。
2017年上半年,医院抽组医疗分队赴马里维和,有过维和经验的周娟顺利入选,并当上了维和医疗队所在中国二级医院的导诊护士,同时参与批量伤员和危急重症患者抢救。
2017年11月24日凌晨,联马团尼日尔战斗营遭遇恐怖分子猛烈袭击。当看到送来的伤员身上密密麻麻的枪眼直往外出血,周娟被吓住了,但职业素养要求她很快镇静下来,并按照批量伤病员救治预案,立即协助吸氧、紧急实施心电监护、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等紧急救护之后,又配合医生对重伤员进行紧急手术。
那次批量伤员救护一直持续到傍晚,周娟滴水未进,一直坚持到最后。事后,队友们都称赞她是“战伤救护‘急先锋’”。
目前,周娟正在进行第三次出国维和。时隔4年重回中国二级医院,周娟发现当年亲手种的一棵小树苗已经长出了粗壮的枝干和繁茂的绿叶。当时她欣慰地想,或许这棵“和平树”将会一直在这片红土地上陪伴一批又一批英勇顽强的中国“蓝盔天使”,在国际维和战场精彩绽放。
三次维和,周娟不仅出色完成门急诊急救等院内任务,还积极参加联马团东战区组织的联合国日庆祝、妇女节文化之夜、义务诊疗、人道主义捐赠等多项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蓝盔天使”的良好形象。周娟表示,将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完成马里成维和医疗保障任务,为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