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化周刊·小荷 PDF版下载

版面: 文化周刊·小荷

三棵树的味道


    三棵树留下的果香,还有爷爷奶奶的疼爱,却在我的记忆里格外温暖绚烂。

    ■ 陕西省合阳县城关中学七年级 

    (10)班 田雨茂

    我把目光定格在了童年远去的路上,我童年的时光里有三棵树:杏树、桃树、核桃树,它们共同构成了我童年的味道。

    初春,惊蛰刚过,朵朵杏花挂满了枝头。院子南头的那棵杏树是我和爷爷的最爱。这棵树长在南墙根儿,或许是照的阳光少了些,它显得有些羸弱。树干上经常流下一些树胶,这些树胶刚好流过树身上那些伤口。尽管如此,爷爷还是在他心疼的树上给我做了一个小小的秋千。

    到了暑天,刺眼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枝叶缝隙洒在地面上。头顶上一颗颗熟到通红的杏儿十分诱人,树荫下的我整天缠着爷爷要他给我摘杏儿,爷爷摘了几个送到我的嘴里,甜甜的,绵绵的,杏儿的香甜触动着我的味蕾。爷爷用那双大手把我和秋千推举得高高的,秋千摇呀摇,树下的光影也跟着摇呀摇。杏儿的香甜,爷爷的宠爱还有那晃动的秋千,一起编织在了我童年的记忆里。

    熬过了暑天,便迎来了立秋。院子东头儿的那棵桃树早已被果子压弯了枝头。它的枝杈矮矮的,每当我顽皮地骑在树杈上,攀着枝条要摘桃子时,奶奶总是站在门前喊:“我的小祖宗,你赶紧给我下来,摔着了可不得了!”说着,奶奶便攀上树杈给我摘,每每这时,我就会乖乖地在树下仰着头,接过奶奶递下来的一个个桃子。我撑得肚子圆圆的,奶奶笑着说:“桃儿吃饱,杏儿吃少,桃儿吃多点儿,没事儿!”

    奶奶说的俗语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虽然觉得有些好笑,但我知道那是奶奶对我的爱,桃子的味道渗透着亲情的味道。奶奶的疼爱就像那秋日里的一缕凉风,伴着阵阵桃香,沉淀在我的心里。

    处暑过后便是白露,那正是核桃成熟的季节。老家后院有一棵高大的核桃树,树干粗壮挺拔,树下四周是水菜地。想要爬上树摘核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到核桃果仁饱满的时候,我便挽起裤腿儿,蹚水而过,摘下一颗颗核桃,割开绿皮外衣,撬开硬壳儿,再小心翼翼地剥开嫩皮儿,把一瓣瓣核桃仁送进爷爷奶奶的嘴里,再送进自己的嘴里。看着他们开心地笑,伴着满嘴嫩嫩的果仁儿香,童年的美好就定格在核桃树下。

    如今,那三棵伴随着我童年的树,已渐渐远去,但这三棵树留下的果香,还有爷爷奶奶的疼爱,却在我的记忆里格外温暖绚烂,见证了我美好的童年。指导老师:张亚凌

    名师简介

    杨景辉,北京市育英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副校长,海淀区学科带头人。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组织领导市区级科研课题,撰写论文和教学案例多次获得市区级奖励。作品多次在《北京日报》《北京教育》《北京教育考试报》等报刊发表,指导学生的作品也多次获得市区级奖励。

    名师点评

    本文小作者抓住院子里陪伴自己长大的三棵果树,展开了美好的回忆。童年味蕾上的记忆,伴着树下浓浓的亲情,将一个个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本文在构思上以时间为顺序,从初春杏花开放,到盛夏红杏成熟,从立秋桃子飘香,再到白露核桃饱满,一年三季都伴随着果香,果香里融入了与爷爷奶奶的亲情。构思巧妙,结构清晰严谨,表达情感顺畅。

    在语言上,本文很有画面感,比如:“秋千摇呀摇,树下的光影也跟着摇呀摇”“我扬着头接过奶奶递下的一个个桃子”等为我们描绘了祖孙在一起的温馨画面。还有人物语言能够注意体现人物的情感和年龄身份特点,比如:“我的小祖宗,你赶紧给我下来,摔着了可不得了!”短短一句话刻画了生活在农村里的奶奶的形象。而在摘核桃时运用的一连串动词“挽”“摘”“割”“撬”“剥”“送”准确到位,体现了作者的语言能力。总之,这是一篇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表现到位的优秀作品。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