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美妆”岂能当作流量卖点
打开某些短视频平台时,不难刷到一些小学生化妆的视频。这些还在懵懂年纪的孩子会用妈妈的化妆品,学着妈妈有模有样地化妆。清洁皮肤、打上底妆、画眉毛、涂口红……把每个流程都走完后,还不忘夸一夸自己的“盛世美颜”。还有的孩子会学习各种化妆和护肤知识,做成课程来教网友。
“少儿美妆”背离未成年人正确的价值观念,又加重了容貌焦虑低龄化,有关部门应对这类网络短视频进行整顿。同时,父母更应该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引导孩子对“美”进行正确的认知,不能被“流量”“变现”蒙了双眼。
站台语音播报从细节处保障残疾人权益
“872路到站了。”在天津市河西区光华桥公交站台,十几名视障人士的手机几乎同时播报出公交车进站的语音提示。日前,天津市检察院联合市残联、市交通运输委、市公交集团等单位共同开展天津公交语音站牌播报功能现场体验测试活动。
盲人出行难、乘车难问题亟待解决,而在智能时代,解决方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天津推出“公交站台语音播报”功能将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落到实处,体现了残疾人友好型社会和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成效,值得各地推广借鉴。
“终身禁止入园”为不文明游客敲响警钟
近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内,大熊猫“园润”被一男子恶意泼水。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就此事发布通报,称吕某某无视熊猫基地的文明参观规定,无视各家媒体、大熊猫粉丝的文明倡议与提醒,故意泼水使大熊猫受到惊吓,情节十分恶劣,熊猫基地将禁止其终身进入园区(含熊猫谷)参观。
对于屡教不改的极个别不文明游客,不能只靠“劝”,还要靠“罚”。尤其对于动物园等场所来说,一些不文明行为格外恶劣,不仅会影响其他游客的旅游体验,更会损害动物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和身心健康。此次“终身禁止入园”的通报为不文明游客敲响了警钟,也给其他旅游景区做出了示范。
喜见“科普网红”掀起“科普热”
用大铁锅演示中国天眼原理、带孩子们用塑料瓶造“火箭”冲上百米高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普短视频成为网络爆款,不少专家、教授、院士拥有百万粉丝,高端、艰深的科学知识以通俗、有趣的面貌进入公众视野。
以往说到科普活动,大多数人想到的是“科普展板”“科普书籍”等传统模式。如今出现的“科普视频”“科普网红”打破了传统科普的壁垒限制,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在短视频平台上起到了“科普视频”驱赶“劣质视频”的作用,值得积极引导,产出更多优质内容。
蔡冷玥 整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