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刘旭
□ 黄颖
“我的积分换了一包纸巾。”“最近天气热,蚊虫多,我换了蚊香。”“我换的洗漱用品,你看有牙膏、牙刷。”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各村的积分超市里,这样的场景经常可见。村民们在分享自己刚刚用积分兑换来的日用品的同时,还会谈论着下一步怎样多挣取积分……
为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去年4月,南康区研究出台了《乡村治理积分制推广运用实施意见》,自2022年10月全面推广运用以来,注册认证总人数为70.79万人,审核发放积分1695.43万分。各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了乡村治理积分兑换超市262个,积分兑换人次共计4.5万。
“南康美e分”平台根据群众需求,精准化精细化设定积分项目,把文明实践活动纳入基础项目和特色项目,将环境卫生、邻里关系、孝老爱幼、红白喜事、勤劳致富、参与公益事业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为全部量化为积分。村(居)民参与平台发布的积分规则获得相应积分,通过积分可在积分超市兑换小商品,让“小积分”深度嵌入乡村治理的方方面面。
全区各地依托积分制,积极发动返乡大学生、“五老”人员、乡土人才、致富能手、法律明白人、妇女小组长等群体加入志愿服务队,进一步提升文明实践活动影响力。此外,通过开展“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最美庭院”“好公婆好儿媳”等系列评优评先活动,给予村(居)民一定的积分奖励,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家庭矛盾、邻里纠纷明显减少,“好事有人夸、坏事有人管、弘扬美德有回报”正成为南康区各乡村的乡风文明“新风尚”。
“小积分”撬动了全区乡村治理“大能量”,全区各地把乡村治理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到“南康美e分”具体工作中,在安全生产、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危旧土坯房拆除等方面涌现出了一大批积极配合、大力支持的正面事例,遇事好商量、凡事商量着办的良好基层社会自治面貌逐步显现。该区坪市乡谭邦村把家禽圈养作为重要积分内容,家家户户纷纷响应,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横寨乡寨里村通过积分制户主会,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引导群众自发清理“四大堆(粪堆、草堆、土堆、垃圾堆)”300余处,主动拆除危旧土坯房6800余平方米。十八塘乡十八塘村把积分制运用到森林防火等工作中,对村民举报野外用火行为进行积分奖励,众多村民勇当“护林员”。
积分制推广运用以来,村民们纷纷攒积分、比积分、亮积分,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管理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形成线上、线下文明实践有效融合,基层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热情更高的良好局面。“南康美e分”成为推动乡风文明行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有效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