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 李甜甜
家庭文明创建活动热闹非凡,家庭教育知识触手可及,家庭服务发展多元多样……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妇联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深入推进“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创新探索巾帼志愿服务与家庭文明创建“双向并轨”、入户家访式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升级优化多元化家庭服务,以志愿服务队伍为先锋、以进家入户为抓手、以“妇女之家”为阵地,打造全方位、接地气、强互动的家庭家教家风工作网络,区内家庭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双向并轨”,让家庭力量叠加倍增
“尊老爱幼,孝悌传承。节约粮食,勤俭持家。种下好家风,结出好习惯。建设好小家,和谐千万家……”夏日的早上,济南历下区建新街道和平新村社区妇联执委徐玉华和她的“追梦”快板队,正在为山东师范大学幼儿园的孩子们表演自编快板。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精神,济南历下区妇联将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与巾帼志愿服务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寻找“最美”、弘扬家风与巾帼志愿服务双向并轨的工作路径,打造了“花开历下”巾帼志愿服务联盟、“最美”巡讲团等新工作品牌。
在巾帼志愿队伍的带动下,社区群众踊跃参与、主动融入,自觉在最美故事宣讲、优秀家风传唱和经典事迹再现中担当主角。“你的故事我的歌 最美家风我来说”一度成为群众参与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最生动的展现。和平新村社区的“追梦”快板队、解放桥社区的“悦享”家课堂等成为特色工作品牌,全区家庭文明建设工作动能十足、气象蓬勃。
历下区妇联主席苏凤清表示,巾帼志愿队伍主动融入,将“妇女之家”作为舞台,将最美家庭事迹作为题材,演家庭美德故事、唱最美家风家训,让好家风好家教走进群众身边、融入日常生活,成为该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的一支骨干力量。
“爱回家”,让爱回家
近年来,困难家庭救助行动、金牌调解室、托育服务试点在历下区遍地开花,这些聚焦家庭难事、服务家庭所需的妇联作为正在为广大家庭追求美好生活加油助力。
在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为解决居民特别是双职工家庭“带娃难”的迫切需求,弥补0~3岁婴幼儿服务空缺,首创济南首家社区公益托育阵地,面向辖区居民提供以“临时托、计时托”为主的公益性托育服务和“亲子活动、育儿沙龙”等科学育儿服务。据了解,按照中央及省区市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工作要求,甸柳新村街道积极探索社区托育服务,依托柳悠芽托育园建设,打造了一刻钟便民托育圈,实现了全龄全域的婴幼儿健康养育全覆盖,开启了社区普惠托育新模式。
在历下区全域,单亲特困母亲救助实现全覆盖,每年投入40余万元,救助单亲特困母亲和困难儿童家庭300余户。
诉求“一口”受理、问题“一站”对接是历下区金牌调解室的工作原则。近年来,济南市历下区妇联深入实施“爱回家”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项目,积极联合、联动公检法司、律所、社会组织等专业力量,建立金牌调解室20个,为妇女和家庭提供投诉受理、纠纷调解、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关爱帮扶等系统化服务。
济南市历下区妇联副主席、妇儿工委办主任李晶表示,她们推行“全链条”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借力全区网格化治理实践,打破仅针对离婚关口辅导局限,着眼预防、排查、化解等各环节制定一整套工作流程,推动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关口前移,实现预防教育与事后调解并举。
“入户家访”,让指导服务更为精准
为强化家庭教育支持服务,济南历下区妇联结合家庭现实需求,主动推出家访“把脉问诊”、专家“对症开方”,将“入户家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七彩·巾帼”美好家教行动的重要探索,建立了“花开历下”优秀家庭教育讲师“百师团”、区域服务管理、“六单”工作法等一揽子创新举措,依托“七彩·巾帼”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项目,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精细化、精准化管理,对各级妇联组织有效介入、服务、解决家庭教育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打造历下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的初衷是整合全区的家庭教育资源,打造一支能够‘为我所用’的家庭教育指导专家队伍,让专业的面对面、心贴心的家庭教育指导走进千家万户、普惠千家万户。”苏凤清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全区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妇联工作者将巾帼大宣讲融入“入户家访”服务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文化、科学家教知识、历下名人故事等,带动和感染更多家庭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己任,以身示范、立德树人,推进家庭教育促进法在家庭落地生根。
家庭之所盼,妇联必有为。苏凤清表示,历下区妇联将继续着力探索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用好“联”字优势,串起做好家庭工作的各方力量,不断创造落实“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的新成效,积极回应广大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大幅提升广大家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